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百次試驗成就科技之火——探尋聖火采集幕後精彩
2008-12-11 09:24:00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王偉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11日訊 10日,第24屆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聖火采集獨具匠心,第一次用『太陽光會聚取火』之外的方式,這個『科技之火』凝聚了哈工大師生的集體智慧。

  據了解,從去年8月28日開始,哈工大開始面向全校師生征集大冬會火種的采集方案,截止當年11月,共征集方案54種。其中,收集火箭尾火的新穎采集方案得到了專家的廣泛認同。『大學對我國的科技進步起到重要的作用,火箭具有時代感,也是高科技的結晶,符合「科技之火」的主題。』哈工大火種采集儀式工作委員會陳老師說。

  主創意選定後,如何讓采集現場更具觀賞性成了下一個焦點,經過上百次的試驗論證,最終確定加入機器人的方案。

  哈工大對機器人的研發一直處於前沿地位,在眾多的高科技成果中,靈巧手和爬壁機器人是如何脫穎而出的呢?

  據介紹,出於觀賞性考慮,哈工大火種采集儀式工作委員會於今年7月首先確定了靈巧手。靈巧手全名『五指仿人機器人靈巧手』,5個手指共有15個自由度,每個手指4個關節,3個自由度,具有位置、力、溫度等多種感知。

  據陳老師介紹,驗證過程中,靈巧手獨擔重任兩個多月後,有人提出它獨自執行任務不符合邏輯。『手指控制火箭,但手指是由人控制的,因此加入另一個機器人會更符合邏輯。』於是今年10月,代表著哈工大另一高科技成果的爬壁機器人加入進來。這種機器人用線控操作,自動吸附於垂直表面並快速移動,能夠完成很多人工操作危險的任務。

  火種采集共發射了24枚模型火箭,意寓第24屆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這些火箭是按著我國長二丙運載火箭1:35縮比仿真制作。箭體直徑90毫米,長970毫米,尾翼裝模型火箭發動機,飛行高度約100米。

  『火箭發射是聖火能否點燃的關鍵環節,為確保萬無一失,彩排時,共試驗發射了100枚火箭。』陳老師介紹。

  據介紹,溫度的差異會影響火箭的點火昇空,所以火箭技術組要完成低溫下的溫度驗證。而10月的哈爾濱白天很難等到低溫,於是成員們需要夜晚行動。而火箭的燃料也讓化學系的師生費了很多心思,最後選定了最穩定、效果最好的天然氣。

  據火箭技術組技術顧問郭繼峰博士介紹,籌備期間,技術組對每種方案的可行性和成功性進行了深入分析,最終確保了聖火采集當天的完美演出。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