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1日訊 媒體10日發表了《『沿海房』變『涼』了》一文,報道了哈爾濱市『沿海房』由熱變冷現狀。當日,幾位多年來從事『沿海房』銷售工作的人找到記者,向記者講述了『沿海房』的許多貓膩。
高、低價難如願
據林凡(化名)介紹,『沿海房』進入哈爾濱市已將近10年時間,最早以威海為主,還捎帶一小撥海南房,『從最初的每平米幾百元,到現在最高已達到10000多元。』在2004年以前,這個行業還處於良性循環中,可此後,許多購房者發現,入住後根本和最初承諾不符。投訴紛爭日益多起來,漸漸地,就進入了惡性循環。
『為了賣房,什麼手段都有……』林凡說,1000多/米的房子,購房者以為很便宜,可等樓建好後卻發現原來是倉房,更不用說觀海了;花高價以為保險了,可實際入住後,雖然能看海,可房子卻很潮,第二年房體長毛,根本住不了,最後只能空著。
期房『貓膩』最多
『現在「沿海房」銷售早已超乎了當地的正常渠道!』李名(化名)說,許多沿海期房銷售時,套用其他房子的預售許可證,並以此來為購房者辦理假按揭、假貸款。比如:代理商承諾辦理貸款需要160天,購房者以為首付已交到了銀行,可實際上房子還沒有預售許可證,根本辦理不了貸款。而此時,首付早已被當成定金揣進了開發商的腰包,這160天再除去雙休日,將近大半年過去了。好的結果是,購房者能等來手續齊全,而糟糕的是,一旦房子審批出了問題,首付就只能『打水漂』了。
洗腦式銷售法
劉奇(化名)說,哈爾濱市很多人買『沿海房』就是為了養老,一些代理商便瞄准這個商機還專門組織購房者去當地看房,在當地對其進行洗腦式銷售。劉奇說,為了宣傳『沿海房』,哈爾濱市一家代理商利用展會組織了一個近百人的看房團,目的地是山東乳山銀灘的海景房。本打算對購房者進行煽動性銷售,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團員們在看房中途集體離團,而離團原因竟讓人啼笑皆非。
劉奇說,乳山有個房產一條街,這條街上就連擺地攤的都能賣房,賣水的也給你介紹房子,登三輪的則可以當即跟你簽訂購房合同,而且價位要比那些代理商便宜許多。見狀,一位看房者說,當地賣房這麼亂,誰敢保證這處樓盤的可信度?『受騙上當的經歷已經讓百姓們變聰明了。』劉奇坦言。
『海房』自亂陣腳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多年來,這幾個人一直在做房產銷售工作,從普通售樓員乾到高級職位,見證了『沿海房』發展的進程。他們說,就是因為看到『沿海房』的發展空間,他們纔一直這麼堅持。
可是作為業內人士,如此自揭老底豈不是自毀前途?記者『不識時務』地追問其原因。他們笑著說:『自古以來,自亂陣腳是兵家大忌,行業內部矛盾重重,誰還敢來買「沿海房」?問題越多,越不利於行業本身的發展。但我們希望「沿海房」能有個好的銷售環境,這樣對其他同行來說,也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