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3月發布的《中共中央關於科學技術體制改革的決定》,提出了『經濟建設依靠科學技術,科技工作面向經濟建設』的方針,引導科研機構和廣大科技人員進入經濟建設主戰場。1985年4月,為貫徹落實『依靠、面向』的方針,全省科技工作會議決定在技術開發型科研單位實行技術合同制,其他科研單位繼續實行經費包乾制。經過一年多的准備工作,從1987年起,省屬科研機構開始事業費撥款制度改革——對開發型科研機構開始逐年削減事業費,對經費包乾的科研機構實行經費與任務掛鉤。到1992年,全省25個開發型院所和6個走開發道路的公益型院所的科學事業費減撥全部到位(核減比例達到65%左右,以後不再變動)。核減下來的科學事業費,三分之一作為科技發展基金,三分之二作為行業發展基金,均用於安排這些院所的科研開發項目。科技事業費撥款制度改革結束了按人頭撥錢的歷史,增強了科研機構面向經濟建設的內在壓力與動力,科研院所打破『大鍋飯』,開始走向市場,這是科研機構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此外,部分科技人員以選派、調離、停薪留職等方式走出科研機構,或擔任科技副縣長、科技副鄉鎮長,或深入生產一線進行技術承包、服務,或創辦民營科技企業,或下海經商,開闢了放活科技人員的多種途徑。
責任編輯:楊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