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油田高含水期『穩油控水』系統工程,1995年被評為『全國十大科技成就獎』,並在1996年被評為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上世紀90年代,大慶油田全面進入高含水開發階段。為尋找一條既不大幅度提液,又能保持穩產之路,大慶油田把穩油與控水統一起來,開發一條新路。
新時期鐵人王啟民以鐵人為榜樣,發揚『為國爭光、為民爭氣』的愛國主義精神,組織科技人員潛心研究,集中群體的智慧,得出了不同區塊、不同井網、不同井點的地下油層在注水開發過程中,始終存在著不均衡性的結論。
根據這一特點,采用老井轉抽、新井壓裂、打加密井、堵水等技術措施,探索出了一套符合油田實際的開采技術,這就是作為確保油田持續高產、穩產重大戰略方針的『穩油控水』系統工程。
全油田廣大科技人員進行了以『攻三難,過三關』為主要內容的科技攻關戰,並進行分類井結構調整,使『穩油控水』有了切實可行的操作性。『穩油控水』的開發理論和戰略,更新了『提液穩油』、『穩液降油』的傳統做法;而『三分一優』的結構調整方法,使大慶油田實現了3年含水上昇不超過1%,即到1995年底,油田綜合含水沒有超過81%。
『穩油控水』工程,使油田5年累計多產原油610多萬噸,少產液24749萬噸,累計增收節支150億元,使油田連續20年保持年產5000萬噸以上。這一成果標志著大慶攀上了世界油田開發的新高峰。1996年,大慶油田『穩油控水』系統工程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王啟民進京參加頒獎大會時,受到國家領導人的接見。這個獎杯和證書是對油田『穩油控水』工程的見證。
責任編輯:邱士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