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實加強民主集中制建設提高領導科學發展的能力
宋鳳鳴
從調查研究的情況看,當前省軍區各級黨委民主集中制建設總的是好的,具備領導部隊科學發展的能力。但是按照科學發展觀衡量,還存在一些不適應、不符合的問題。與地方相比,部隊黨委在貫徹民主集中制方面,既有相同之處、又有不同之處。軍隊建制整齊,組織健全;人員流動較快,結構合理精乾;號令意識較強,能夠令行禁止;任務相對集中,平時決策內容便於掌控。從不足看,主要是市場經濟和信息化條件『兩大環境』下,帶來的新情況、新問題比較突出。一是決策能力素質與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不適應。二是決策能力素質與信息化條件不適應。三是決策能力素質與市場經濟條件不適應。
針對上述分析,省軍區部隊加強團以上黨委民主集中制建設,應重點關注三個方面。
一、把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作為部隊黨委貫徹民主集中制的首要要求,確保政令軍令暢通
民主集中制最重要的原則就是『四個服從』。軍隊作為執行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與地方比,強化黨對軍隊絕對領導有更為特殊的意義。由於受各種不良思潮影響,部隊個別黨委成員在認識上、實踐上還不夠自覺,處理不好局部與全局、個人與集體、紀律與自由的關系。當前,堅持民主集中制,必須維護黨中央、中央軍委的權威,強化大局觀念,嚴明組織紀律,確保政令軍令暢通。一是抓好理論武裝。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把黨的主張、黨的意志變成政治信仰、思想觀念和事業追求,切實轉變黨委成員的思想理念,理清科學發展的思路辦法。二是強化紀律保證。既要嚴格組織紀律,又要嚴肅政治紀律,確保不出任何政治問題。三是落實制度。落實好軍隊的有關條例、規定。當前,尤其要關注黨對後備力量的領導,把雙向兼職、黨委議軍、第一書記述職、黨對企業特別是非公有制企業武裝工作領導、預備役部隊預建黨組織建設、優秀武委會主任和黨管武裝好書記評選等工作落到實處。
二、把集體領導作為民主集中制的精髓,堅定不移、富有效率地加以貫徹執行
當前在認識上,要突出解決兩個問題:一是市場經濟條件下,還要不要搞集體領導。胡錦濤同志講:『確有一些領導乾部對新的歷史條件下要不要堅持這一制度存在著模糊認識。』『不能把民主集中制同過去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等同起來,也不能把民主集中制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對立起來。』二是信息化條件下還能不能搞集體領導。鄧小平同志講:在中國人民解放軍裡面,長期以來就實行著黨委的集體領導制。中國人民解放軍長期戰爭的經驗,證明這個制度對於部隊工作是有利的,它並沒有妨礙部隊的軍事指揮。軍隊作為隨時准備打仗和執行特殊任務的武裝集團,黨委在關鍵時刻和緊急時刻的決策過程不像地方那麼從容,既要做到雷厲風行,又要力求決策正確,就更要依靠集體領導。實踐證明,無論是市場經濟條件下部隊建設,還是信息化條件下軍事戰爭,集體領導的地位不是削弱了,而是要求更高了。
要積極學習借鑒地方黨委經驗,加大民主成份,解決好科學決策和決策的有效執行。要學習借鑒省市的全委會、常委會等工作規則、關於會議和領導活動的制度等有益經驗,從部隊實際出發,指導各級完善全委會、常委會工作機制,健全黨委議事規則,具體規范議事決策的程序、原則、制度,從確定議題、准備預案、提前通知、充分醞釀到民主討論、會議表決、形成決議、決策實施,形成嚴密的決策鏈條,確保決策科學正確。要克服軍隊特殊,怕發揚民主影響集中統一的思想,適度引入地方黨委決策的成功做法,包括群眾聽證,專家諮詢,政務公開,乾部海選,人事公示等。要抓好發揮全委會對重大問題決策作用、在旅團級單位黨委推行黨務公開、黨委常委會討論決定重大問題和任用乾部表決方式、團以上黨組織選舉工作等問題的研究論證,把集體領導具體化、規范化,推動黨內民主建設創新發展。
三、把抓好中心任務作為民主集中制建設的基本實踐活動,大力提高領導科學發展的能力
省軍區部隊以訓練執勤為中心,黨委抓工作不像地方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那樣直接和便於檢驗,容易出現中心意識不強、聚焦中心不夠、抓戰斗力生成不力的問題。近幾年省軍區黨委抓邊境管理、『五聯』建設、信息化建設、人纔培養、國防動員等,決心很大,成效明顯。但按照強邊固防打贏的要求,一些黨委抓中心任務不夠的問題還不同程度存在。與之對比,地方各級黨委圍繞經濟建設抓工作的思想上下統一,認識明確,聚精會神,一心一意,把本地區經濟發展放在第一位,領導對經濟發展的數據了如指掌,使我們深有感觸。最近省委提出的下大力建設哈大齊工業走廊、推動東部煤電化基礎建設、提昇沿邊開放水平、全面啟動千億斤糧食產能工程等抓經濟建設的好思路好辦法,很值得我們學習、借鑒、思考。下一步,要進一步改進對中心工作的領導。在黨委領導觀念上,切實把各級黨委的主要精力引導到抓訓練、抓執勤、抓戰備上來,政工乾部要懂軍事、抓中心。在工作指導上,要堅持中心居中、主業主抓,堅持統籌兼顧、突出重心,堅持聚力凝神、攻堅克難。在工作舉措上,要在制約中心工作發展的重點環節上下功夫,在解決制約部隊邊境管控的瓶頸問題上求突破,在解決制約後備力量『兩應』能力上求突破,在解決制約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的問題上求突破,在解決制約新型軍事人纔培養的問題上求突破。堅持『穩邊在先,策應為重』的戰役指導,努力為建設『平安邊防、平安龍江』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