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7日訊 林甸縣三合鄉建設村農民張曉波的女兒去年被確診為再生障礙性貧血,兩年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共為她家報銷醫藥費1.5萬元。他逢人就說『農村合作醫療政策真好!』
林甸縣是我省首批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縣之一,自2003年10月開始試點以來,全縣農民參合率由最初的25.6%提高到了97.5%,截至目前,全縣參合人數達16.6萬人,累計報銷補償73.3萬人次,累計為參合農民報銷醫藥費2300多萬元。2007年,林甸縣被評為『全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先進試點縣』。
這個縣高度重視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把其作為解決民生問題的大事來抓。縣裡設立了專門機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辦公室,負責全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的籌集、管理、醫藥費核銷、報銷以及對定點醫療機構進行監督管理等工作,在縣鄉村設立了144個定點醫療機構,基本形成了縣鄉村三級合作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參合農民以戶為單位,每人每年交納12元錢,其中10元建立門診家庭賬戶,2元納入住院統籌,幾年來全縣累計籌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資金3900多萬元,其中政府匹配資金3041萬元。
今年縣裡采取了定額報銷和按比例報銷相結合的方法,將最高報銷額由原來的5000元提高到1.5萬元,住院報銷疾病由原來的10類52種增加到12類70種,還新增加了創傷、耳鼻喉兩類和腸息肉等18種疾病的補償,對利用中醫藥治療的患者提高10個百分點進行報銷補償。另外,還提高了基金補助標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資金由每人每年55元提高到82元,深受參合農民歡迎。
為了方便農民就醫,這個縣實行報銷墊付制。參合農民在縣內就醫實行『一證通』,他們在縣、鄉定點醫院住院治療時,只要持合作醫療證,符合12類70種疾病的,應享受報銷的補償金由縣、鄉定點醫院先墊付,縣合作醫療管理辦公室定期與縣、鄉定點醫院結算。在各定點醫院設立了家庭病床,免收住院床費等費用,使一些長期臥床重癥患者得到了方便有效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