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上名牌大學明碼標價 騙子狂摟學生家長650萬(圖)
2008-12-18 10:25:59 來源:大慶網  作者:徐暢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內容提要:北京大學、清華大學37萬元,中國人民大學30萬,北方交通大學、中國石油大學27萬……

  東北網12月18日訊 上名牌大學明碼標價,市教育局退休乾部協助詐騙女騙子狂摟學生家長650萬警方提醒:考生家長要特別提防『四類』招生騙子。

  騙子偽造的錄取通知書

     招生騙子,年年都出來興風作浪。可這起騙案確實不一樣:數額巨大,堪稱驚天,又有『內部人』助力。於是騙起來順風順水。

  案子破了,騙子進了看守所,而且注定要過起漫長鐵窗生活;被騙家長正憋在家裡懊惱,不菲的血汗錢被騙走了,孩子的學業還耽誤了,真有大頭鑽進灶坑的感覺。


 

  怪誰呢?

  怪騙子嗎?騙子隨處有,騙術也不高明,媒體差不多三天兩頭就『吵吵』一次,你咋還往『套』裡鑽?

  怪家長嗎?為子女上個名牌大學,將來好光宗耀祖,做個人上人,這也看似沒啥錯呀?

  那就只能怪金錢了。如果騙子不是為了錢,她就不能明知法律利劍高懸,也要鋌而走險。因為金錢,能帶來佳餚、美女、名車、洋房……能讓窮光蛋一下子珠光寶氣起來,能讓猥瑣之徒也像模像樣有了尊嚴……

  如果家長兜裡沒錢,如果孩子爭氣,那幾十萬元就不必掏了。敢情家長們以為,只要掏了錢,就為自己的兒女奠定了成龍成鳳的基礎,抑或真的就成龍成鳳了;家長們以為花了錢,就沒有辦不到的事……金錢萬能還深藏他們的心中。



  騙子偽造的『北大』補招學生復函

  筆者以為,金錢的背後,都藏著等值、甚至超值的血汗,動輒拋出幾十萬元,不心疼嗎?難道錢是『大風刮來的』?抑或貪官們掠奪的贓錢,還要承擔著『秋後算賬』的風險壓力,正如花兒樂隊那句唯一可聽明白的歌詞『拿了我的給我送回來、吃了我的給我吐出來』……

  經驗表明,金錢買不來永遠的高貴,父母的愛用錯了地方,往往就是害人的毒藥;而騙子的陷阱,到頭來都是自己為自己准備的。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37萬元,中國人民大學30萬,北方交通大學、中國石油大學27萬……』12月15日,當這張價格表赫然展現在民警面前時,讓見多識廣的民警也感到驚訝。然而,讓人更無法理解的是,竟然有31名家長輕信了這張價格表,並以為花上幾十萬元錢就能將孩子送入名牌大學讀書。

  10天前,乘風公安分局破獲了這樁特大招生詐騙案。涉案的3名騙子謊稱『上頭有人……』『認識國家教育部負責招生的領導,可以幫助高考生進入名牌大學讀書』,31名家長對這樣的話信以為真,主動『送』給騙子高達650萬餘元的『好處費』。

  12月5日,3名犯罪嫌疑人被乘風公安分局全部抓獲。其中主犯是一名有償解除勞動合同的許姓女子,另外兩名涉案男子,一名是市教育局退休乾部鮑某,一名是來自五常市的無業人員於某。

  讓一個家庭掏出幾十萬給孩子辦理上大學,這絕不是一件小事兒,家長也會格外小心謹慎。那麼,這3名騙子的騙術究竟是如何施展的?學生家長又是怎樣掉進騙子設下的陷阱的呢?


 

  多名家長聲稱被騙

  『我們被騙了,那個女騙子拿了我十多萬元錢,卻只給我們一張假的大學錄取通知書……』10月中旬,乘風公安分局接到了兩名家長的報案。

  就在警方介入調查時,又有幾名家長相繼報案,被騙數額較大,引起了乘風公安分局領導的高度重視。

  據報案家長說,他們聽一名姓許的女子說,她認識國家教育部招生部門的領導,能夠疏通關系給孩子辦理上名牌大學,但需要一定的『好處費』。

  許某說,事兒辦成後,名牌大學會給學生發來大學錄取通知書。可是,當學生拿著錄取通知書報到時,卻發現錄取通知書是假的。

  家長將騙子給他們的北京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學院南京分院、中國人民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的假錄取通知書交給了警方。這些家長說,他們被騙去的錢加到一塊兒已經超過了50萬元。

  騙子手法如此高超,涉案金額也十分巨大。『要抓緊調查,不能讓騙子如此囂張。』乘風公安分局局長焦金義親自掛帥成為專案組組長,指令刑偵二隊投入全部警力展開偵查。

  『這起案件涉及金額巨大,涉及人員多,一定要挖出根源。』焦金義在案情分析會上說。

  經過縝密偵查,刑偵二隊隊長徐春輝及偵查員根據掌握的線索,立即趕赴外省抓捕犯罪嫌疑人許某。

  10月28日,犯罪嫌疑人許某被抓捕歸案。12月5日,另外兩名犯罪嫌疑人鮑某、於某被抓獲。


 

  騙子連環賺取利潤

  3個騙子交代,他們分工明確,鮑某找生源,於某疏通關系。

  據許某供述,她根本就不認識國家教育部的領導,為了詐騙所需,她虛構了很多『事實』,也從始至終沒給一個學生辦成上名牌大學的事。

  許某說,2006年,她獲知一些家長想通過花錢讓自己子女上名牌大學,她從中『嗅』出了『商機』。隨後,她開始『經營』這檔『生意』,並以各種機會故意『放風』,說自己『上頭有人……』『認識國家教育部的招生領導……』當年,就有8名學生的家長找上門來,讓她給子女辦理上名牌大學的事。她共收取了家長『好處費』127萬餘元。

  2007年初,許某在北京又將消息『傳達』給了自己的五常老鄉於某。見有利可圖,於某又將自己認識多年的老朋友鮑某介紹給許某。鮑某是市教育局的一名退休乾部,由於名頭不小,很多家長都找他諮詢報考志願,鮑某就利用這個機會向這些家長『放風』,幫助許某聯系生源。

  在許某提出的辦理上學價格表的基礎上,於某又在每名學生需要交的錢的基礎上增加一部分錢,以獲得利潤。而鮑某在於某提供的新的價格表上,每名學生再增加2萬到3萬元不等,賺『差價』。

  2007年,3人為23名學生辦理上大學,共收取家長『好處費』520萬餘元。在行騙的過程中,有的家長發現了異樣,向鮑某索要已經交出的錢,鮑某實在推不過,答應給家長退錢。

  兩年內,3名犯罪嫌疑人騙取的650萬餘元,退還給14名家長350萬餘元。現在,還有17名家長的300萬餘元沒有追回。

  多名學生耽誤學業

  記者得知,為了讓家長相信,許某在學生高考前為他們提供3份表格:學生登記表、學生政治審查表、入學登記表。學生填完自己想報考的志願,許某會向家長提供報考不同院校的價格表,然後收取定金。後來,許某乾脆收全款。就這樣,這些家長幾十萬元的血汗錢輕松地進入了騙子的腰包。

  家長孟娟交完錢後,卻遲遲接不到錄取通知書。在全家焦急的等待中,許某告訴她帶著孩子來北京,事情辦妥了。當孟娟滿心歡喜地領著女兒瑤瑤到達北京時,卻發現瑤瑤上的『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並不是所謂的名校。當孟娟質疑時,許某就謊稱學校在裝修,過一段時間就回到主校區了。

  『入校』後的瑤瑤正常上課、住宿,但就是沒有國家統招生入學的正規手續。拖了幾個月之後,孟娟越來越懷疑,這些學校十分不正規,後來孟娟纔知道瑤瑤所上的學校竟是民辦學校。無奈之下,孟娟領著瑤瑤回到大慶復讀,可這時距離第二年的高考已經不遠了。

  記者在采訪中還得知,有些為孩子花錢辦理上學的家長,並不是因為孩子的分數不夠上大學,而是他們想讓孩子能夠上名牌大學。有的孩子第一年高考時,明明可以進入二表本科院校讀書,卻在折騰了一大圈兒後,花高費讀了三表本科院校。

  其中的一名學生小冰,第一年以582分考上了哈爾濱理工大學,由於父母一直給小冰辦理所謂的『名校』,因此小冰也一直沒有上學。小冰的父母發現許某是在詐騙後,馬上向其索要已經交完的錢。好在小冰一直以生病為由沒有入校,在開學幾個月後,小冰纔走進了哈爾濱理工大學的校園。可許某這時卻假惺惺地哭訴,說小冰的父母耽誤了孩子的前程,因為她馬上就能幫助小冰上北京的名校了。


 

  要防『四類』招生騙子

  據了解,31名受騙學生的家長很多與許某都沒見過面,他們都是通過鮑某、於某幫忙『搭橋』的。

  這些被家長『安排』的31個孩子,現在都在哪兒?是不是已經通過再次考試如願地走進了大學的校門?現在還無法一一查證。只知道他們在自己的父母被騙後,心靈也備受折磨。他們那並不成熟的心靈,能否承擔起這麼殘酷的事實,無法探測。這個驚天騙局到底是誰的錯,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不是偏離了正確的軌道了呢?

  『偵破此案後,我們也感到很痛心,孩子們哪能承受這樣的打擊,這些家長簡直是太糊涂了!』乘風公安分局刑偵二隊隊長徐春輝在介紹案情時對記者說。

  徐隊長還說,這起案件涉案的金額不但巨大,還十分復雜。他們在犯罪嫌疑人落網後,馬上連夜制作出被騙的31名家長與許某、鮑某、於某經濟往來的賬目表。記者在現場看到了這兩張密密麻麻的賬目,一筆筆錢款的轉入轉出情況十分清晰,騙術之簡單讓人咋舌。

  為此,乘風警方特別提示高考學生的家長,要注意防范『四類』招生騙子。

  第一類:謊稱自己是一些高等院校的招生代理,掌握錄取指標,只要交一定的費用就可以辦理錄取手續。

  第二類:謊稱與國家教育部門有『特殊關系』,可以幫忙疏通關系,但需要交付定金,然後幫助辦事兒。

  第三類:幫助家長聯系讓孩子上名牌大學,而實際上是這些名校下屬的專修或自考的學校。這些學校最後給畢業學生頒發的不是大學文憑,只是一張結業證書。

  第四類:宣稱可以通過高校自主招生入學。鮑某曾說過的『點招生』就是這一類,因為實際上這是騙子為了迎合那些考分不夠,卻想上好學校的學生,而實施的一種手段。

  最後,乘風警方提醒那些被騙的家長,遭遇這樣的騙子一定要及時報案,以協助警方破案。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