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愈演愈烈的國際金融危機及其對我國的影響,11月初,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十項措施。這十項措施,既是保發展、保穩定的措施,也是保民生、保生態的措施。它給我市的生態保護、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等提供了難得機遇,我們必須珍惜機遇,精心謀劃,主動作為,爭取伊春的經濟社會發展邁出更大的步伐。
一、堅持從伊春實際出發,進一步明確發展目標和工作重點
面對國家新出臺的利好政策,結合伊春的實際情況,必須迅速調整完善我市的經濟發展目標,切實加快生態保護、經濟轉型、城市基礎設施和民生工程等方面的重大項目建設。
1、加快森林資源的培育和保護步伐,實現生態建設大突破。一是明年全面停止森林主伐。實現當年政策爭取到位,當年停伐到位。二是加大森林資源培育力度。調整更新方式和優化樹種林種結構,加快森林撫育和森林經營。大乾三年,完成植樹造林百萬畝。三是啟動生態移民。對林場所實施撤並整合,結合棚戶區改造,將伊嘉路沿線林場所集中到所屬的中心城鎮,在重點火險區和生態脆弱地區建立生態無人區。四是進一步擴大國有林權制度改革試點面積,爭取明年試點面積擴大到30萬公頃。五是擴大延伸天保工程,完善相關配套政策。積極爭取國家擴大天保工程財政專項資金補助范圍、提高天保工程資金補助標准、增加森林管護事業費和公益林造林費等方面的政策支持。通過上述措施,全林業局林木蓄積量每年增長1000萬立方米以上。
2、加快經濟轉型步伐,實現優勢特色產業大發展。通過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積極爭取信貸支持,調整經濟結構,加大企業技術改造和兼並重組力度,促進產業昇級,不斷壯大森林生態旅游、綠色能源、森林食品工業等五大優勢特色產業,保持五大優勢特色產業增加值每年均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長。在大力發展五大優勢特色產業的同時,積極支持生物產業和低碳經濟發展。
3、加快城市建設和改造步伐,實現基礎設施大跨越。即加強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形成以鐵路為重點,公路、航空、水運協調發展的立體運輸體系;完成城市供水和供熱管網改造工程,使自來水和供熱普及率分別達到85%和50%,完成伊春電網改造工程;加快城市污水處理和垃圾無害化工程建設。
4、加快安民富民樂民步伐,實現民生條件大改善。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是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內容,是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重要方向。在我市民生建設方面要著力做好五個方面的工作。加快林區棚戶區改造和廉租房建設步伐,解決城鎮低收入群眾住房難的問題;實施創業富民工程,引導職工群眾大力發展旅游服務業、林下種植業和畜牧養殖業致富增收;通過延伸擴大天保工程,努力提高林區職工工資收入,通過爭取中央對低收入群體的社會保障政策支持,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等措施,提高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水平;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加快林區中小學校捨改造,推進特殊教育和基層綜合文化站建設。
二、加快項目謀劃,爭取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
1、全力做好大項目建設和爭取工作。即做好已確定項目的對上爭取工作,做好在建項目概算追加工作,對在建項目,要科學制訂冬季施工措施,做好備料和設備采購,為明年開春後的施工爭取時間。
2、爭取接續替代產業項目和稅收、金融政策的支持。一是建設西鋼集團技改工程,到2010年,完成14億元的技改投資,實現年產鋼600萬噸建設規模。二是以浩良河水泥有限責任公司為龍頭,改擴建浩良河水泥廠,建設兩條日產5000噸熟料生產線。加快浩化二期項目建設。對接續產業項目,政府要積極搭臺,開展銀、企、稅三方工作對接工作,對企業提供信貸支持和政策支持。
3、認真做好小興安嶺生態功能區建設的政策爭取工作。圍繞小興安嶺生態功能區建設這個總任務,爭取天保工程延伸,林改擴大、停止主伐有關政策。同時進一步爭取資源枯竭城市的礦業開發、信貸等有關政策。利用好生態功能區建設和資源枯竭城市轉型的有關政策,爭取國家在公共項目建設上更大的投入比例,減輕我市配套壓力。
4、抓緊做好新項目謀劃爭取工作。緊密圍繞國務院出臺的十大措施,結合我市產業結構調整、經濟轉型、生態功能區建設的實際,盡快篩選確定一批接續替代產業、生態功能區建設、節能減排、高科技產業化和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加大項目前期工作力度,做好各類項目的報批工作,為爭取國家的各項專項資金創造先決條件。(作者系伊春市委副書記、市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