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1日訊(記者 高長利) 近年來,隨著就業形勢日愈嚴峻,女大學生就業難問題尤顯突出。在省內各高校,『急嫁族』近年來呈現出上昇現象。畢業前四處相親,畢業後馬上結婚,『急嫁族』迅速變身為『畢婚族』,她們的口號是『嫁個好老公,少奮斗10年』,並稱之為『曲線就業』。
『急嫁族』、『畢婚族』人數不斷增加
研究機構調查表明,從2002年開始,哈爾濱高校中就有女大學生開始通過婚介機構征婚,近年來人數不斷增加。前往婚介機構征婚的大學生九成以上都是本科應屆畢業女生,其中半數以上家不在哈爾濱。征婚的條件幾乎都是尋求經濟基礎好的哈市成功男性。
就業壓力導致『急婚族』、『畢婚族』出現,針對獨生子女新生代婚戀觀的變化,21日召開的黑龍江省女性學研究會成立大會上,來自全省30多所高校和省社科院、省委黨校和省婦聯的專家共同為女大學畢業生開出『四味藥方』:『認知自我——准確定位是前提;對接社會——塑造自己是關鍵;挑戰傳統——衝破牢籠拓空間;切莫等閑——面向需要路自寬。』
專家認為,當前許多女大學生缺乏自我認知,對當前社會選人用人的需求、標准及考評的方式方法不甚了解,在職業取向上存在著刻板現象,為自己劃定的職業圈子遠遠小於男性,這不僅限制了職業選擇空間,客觀上也對就業中的性別歧視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有的女生在就業准備上過於追求外在容貌,造成了就業准備與社會用人需求不對接。
專家建議,女大學生從入學開始,應強化自我認知意識,以便在日益多元化且競爭激烈的社會環境中走出一條個性化的發展道路。要打開視角,建立自信,以努力改變社會環境,拓展就業空間。即使暫時沒有好的就業選擇,也不要消極等待,在創業的道路上同樣擁有很多機會。做好觀念、教育、知識結構等方面的准備,把握、捕捉新機會,要面向社會、面向基層、面向需要實現就業。
呼喚社會性別課程進高校課堂
黑龍江省女性學研究會理事長王宇認為,應該在高校廣泛開展社會性別課程,進行性別平等教育,幫助女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大學時期是一個人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及就業觀、婚戀觀成形的關鍵期,在高校開設社會性別課程,幫助大學生建立性別平等觀念,不僅有利於推動女性與男性協調發展,同時有利於促進男性的全面發展,帶動和諧社會建設。
近年來,我省在性別平等教育上已進行了有益的探索。2003年,黑龍江大學首開婦女學課程。2005年,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在全國高校中率先開設《女性健康管理》課程,深受大學生的歡迎。幾年來,省內已有多家高校先後開設了《女性成功學》、《女性與審美》、《女性職業規劃設計》等選修課程。
省婦聯主席張愛民表示,省婦聯將整合省內各高校和研究機構的性別研究專家學者力量,推動建立高校、黨校、社科院和婦聯系統『四位一體』的婦女教育培訓網絡,推動將婦女/社會性別教學研究納入教育主流,增強公眾性別平等意識,努力建構性別平等與和諧發展的社會環境。
尤其令人欣慰的是,黑龍江省女性學研究會已經將推動『社會性別主流化』進程作為肩負的使命。王宇表示,研究會將整合各高校優勢資源,大力開展社會性別課程師資培訓,爭取在未來五年內,推動全省每所高校均開設一門以上社會性別相關課程。同時,積極開展學術研究及女大學生婚戀、心理、職業生涯規劃等方面的諮詢輔導工作,喚醒女性的自尊和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