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
哈爾濱是一座因冰雪而享譽世界的城市,然而近年來,這座城市『冰雪老大』的地位卻受到了越來越多的挑戰,面臨著越來越大的競爭。近日,哈市規劃部門提出了創新冰雪項目的系列規劃,意在讓哈爾濱『冰雪』這張名片更享譽國內外,讓『冰雪老大』這把交椅坐得更實。
規劃冰雪項目『創新』
為了全面提昇哈爾濱冰雪景觀的藝術性、文化性,強化魅力冰城印象,近日,哈市規劃部門以創新冰雪項目策劃為重點,策劃了一系列冰雪項目。
在哈市規劃部門,有關負責人向記者描繪了這樣一幅近期冰雪規劃前景:
景象一:在太陽島西區建設冰雪大世界四季園,冬季仍以冰雪景區、景點為主體,夏季通過自然景觀、規劃的冰雪博物館、雪花公園等實體建築和環境設施,建成全國最大的四季冰雪樂園。
景象二:在群力新區建設世界寒地景觀公園,園內景觀綠化以寒地特色植物為主,配套建設冬季室內植物園,寒地建築及民俗展館等項目,形成世界最大的北方主題公園博覽城。
景象三:在愛建新城內建設國際冰雪藝術館,利用聲光電技術在室內展現冰雪景觀,延長冰雪展示時間,增加冰雪文化展示,建成全國最為先進的以冰雪為主題的藝術館。
據哈市規劃設計院的有關負責人介紹,這些創新冰雪項目的規劃,主要是為了解決三方面的問題。一是通過冰雪室內展館等實體建築和冰雪主題公園等環境設施的建設,延長冰雪活動時間,突破季節性限制。二是通過建設具有寒地特色的建築、民俗展館、室內植物園等,展示宣傳地方文化和冰雪文化,提昇冰雪景觀藝術性。三是通過建設一批創新的冰雪項目,組成集冰雪觀光、運動、體驗多種功能的精品冰雪游覽線路,增加冰雪活動體驗場地,提高人氣和城市活力。
現狀挑戰機遇並存
據哈市規劃部門有關負責人介紹,哈爾濱的『冰城』美譽聞名世界,冬季以冰雪節為代表的冰雪觀賞、游樂、運動等活動豐富多樣,但其不足也日益顯現:冰雪展示項目的文化內涵不足,缺乏大眾參與性的體驗活動,並受季節的時限影響,展示時間較短。這些問題的存在,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哈爾濱冰雪品牌的進一步提昇。
哈市規劃部門近期策劃了一系列創新的冰雪項目。通過一批創新的冰雪項目,塑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精品冰雪游覽線路,包括建設全國最長的電動冰橇體驗廊道、最長的溜冰廊道、最大的室外滑冰場、松花江汽車冰雪越野體驗區等項目,打造世界最著名的『冰城雪韻,魅力城市』。
哈爾濱市社科院旅游發展研究所所長王晶認為,目前哈爾濱冰雪旅游的發展現狀呈現了如下特點:國際冰雪節具有了知名度較高的國際品牌形象;旅游產品冰雪聯動,漸成系列,冰雪產品發展成熟,滑雪旅游發展迅速;冰雪旅游產業鏈初具雛形。但同時在發展過程中還面臨著諸多困難和問題,如冰雪旅游市場被競爭者分割的現象日見凸顯;冰雪旅游經濟效益不理想、產業地位不突出;產品創新能力不強、品牌經營意識差;冰雪旅游管理職能弱,政策支持力度小等等。倘若這些問題得不到解決,就會阻礙未來發展速度和效益,延緩冰城形象的提昇。
期待打造冰雪旅游大格局
如何在日益激烈的冰雪旅游競爭中再拔頭籌呢?省社會科學院社會與科技發展所研究員董鴻揚認為,對於以多元文化結構為特色的哈爾濱來講,應當把冰雪文化與本地的特色文化,尤其是金源文化、移民文化、紅色文化等有機地結合起來,做出哈爾濱冰雪旅游的特性和個性;還要進一步提昇人性化服務。與此同時,哈爾濱應構建完善冰雪產業鏈,進一步發展冰雪產業,特別應當延伸冰雪旅游產業的產業鏈條。如研究和生產滑雪服裝、器具、索道、造雪和壓雪設備、旅游紀念品、防寒保溫等產品,使冰雪旅游進一步產業化、規模化、效益化。
王晶則建議,哈爾濱的冰雪旅游必須選擇合理的發展路徑。首先應當對全市主要景區(景點)、滑雪場等進行有效整合,籌建以具有重大輻射力和牽動力的太陽島冰雪文化基地為核心項目,形成一個有序發展、配置合理的冰雪旅游大格局,同時采取高投入的整體形象促銷戰略。第二,提高冰雪節慶活動及冰雪旅游的國際化水平,應當進一步加強與世界冬季城市的交流與合作,特別是要加強與東北亞國家,尤其是日本和韓國的交流與合作。第三,調動本地居民參與到冰雪旅游中來,使之成為主力客源。應策劃一些公益性的娛樂活動,以此吸引大眾在冬季能夠走出家門;還應策劃一些具有新意和吸引力的參與性、體驗性產品,策劃一些高水平的國際體育賽事等,以引導消費;同時應在中學、大學中普及開設滑冰課和滑雪課,培育本地潛在的冰雪旅游客源。在這方面,北歐的瑞典和芬蘭等國在雪季給學生放一周『滑雪假』的做法值得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