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騙子自稱『老齡委』工作人員以辦優待證為幌子賣藥
2008-12-23 15:08:04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王辛娜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23日訊 從11月末至今,七旬市民李大娘和她的鄰居,多次接到自稱是『老齡委』工作人員的電話,事由多變:辦老年優待證、免費檢查身體等。可到了『辦證』現場纔知道,他們真正的目的是賣藥。更讓李大娘氣憤和費解的是:『不是電話打到家裡,我怎麼會信!這幫騙子到底是怎麼得到我家電話號碼的?』

  據李大娘介紹,11月22日,她接到自稱是『市老齡委』工作人員的人打來的電話:『「老齡委」要為60歲以上的老年人辦理乘車、出入公園的老年優待證』。次日,『老齡委』派『專車』將李大娘等一車老人送往道裡區一家賓館,辦證瞬間『變身』為賣藥。在『醫生』的反復講解下,李大娘給患有冠心病的老伴購買了號稱治愈率達92%的『××通片』。不料,本來半年也不發病一次的老伴,服藥後竟多次發病。12月12日,『老齡委』再次打電話到李大娘家稱,『給老人免費體檢』。當天,李大娘與老伴被送往南崗區一家賓館後發現,體檢依然是推銷藥物。這次李大娘沒有上當,她質問對方是如何獲得她家電話號碼的。對方表示,『哈爾濱60歲以上老人家裡的電話,我們都有。』

  那麼家裡電話號又是如何泄露的呢?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他所在的公司,曾給其下達過『挖掘電話號碼任務』,每人每月完成30條,並必須保證電話是有效的。據他介紹,公司收集信息的途徑五花八門,有的從報紙、電視、廣播、黃頁上摘抄,有的從網上搜索,有的則通過『熟人』弄來,事後給好處費作為交換。在一些行業部門,因工作往來積累的客戶資料,也會被轉售。此外,免費贈送禮物,也是其收集信息的一大途徑。『這個時候,人們大都會放松戒備,把自己的住址、電話、郵箱等個人資料填得非常詳細。』

  老年人因為跟外界溝通少,造成信息閉塞,比平常人更容易受騙。市老齡辦提醒全市老年人,哈爾濱市根本沒有『老齡委』這個單位,打著『老齡委』旗號的一般都是保健品公司或者非正規醫療機構的推銷員。市老齡辦決不會直接到社區去召集活動,更不會將電話打到老人家中,老年人不要輕信陌生人打來的電話。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