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一業擎天』到『六業共興』 媒體東北行走進大慶
2008-12-25 08:46:33 來源:黑龍江新聞網  作者:王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25日訊 24日上午,滿載著『振興五年回望——媒體東北行』記者團記者的車輛行駛在高速公路上,看到路旁的永不停歇的『磕頭機』,大家知道——大慶到了!大慶是我國著名的石油城,是鑲嵌在松嫩平原上的璀璨明珠。

  作為我國最大的油田,49年來,大慶一直為新中國的發展提供著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累計生產原油19億多噸,近同期全國陸上原油總產量的一半,連續27年保持5000萬噸以上高產穩產,享有『共和國加油機』的美譽。累計為國家上繳各類稅金近萬億元,國家財政收入每100元就有近3元來自大慶,全省財政收入近3/4來自大慶,大慶為全國和全省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可以說,大慶發展舉足輕重,關乎全省發展大局。

  由於大慶建設初期本著先生產、後生活的原則,即油田建到哪裡、城市就開發就到哪裡,產業機構也形成了『一業擎天』的局面,油經濟佔地方經濟的決大比重,是主導和支橕。然而,石油是不可再生資源,終究有一天這個產業會逐漸的隨著產能量下降會減少,所以發展非油經濟是大慶全面協調可持續的非常緊迫、現實的任務。這些年油田產業建設之外,石化產業在高速的發展,農產品加工業等也發展的很快。服務外包產業在全國是示范城市,走的很快,另外,大慶企業上市的勢頭很猛,地方企業有13家上市,另外還有一些企業規模在不斷的壯大,對財政貢獻率也不斷的提高,這是我們今後一個時期大慶發展的很重要的一個資產。非公有制經濟大慶從改革開放初期和中期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在大慶經濟發展中起到了骨乾作用。大慶市委常委、副市長李丕龍在大慶市情介紹會上說,大慶將從單一發展『一業』到全面發展『六業』,實現『油』與『非油』全面發展。

  近年來,在原油產量逐年下調的情況下,大慶地區生產總值連續實現兩位數增長,是建市以來發展最快時期。2007年,全市GDP實現1822.4億元,增長10.5%。國家重大石化項目120萬噸乙烯改擴建工程開工建設,30萬噸聚丙烯等項目竣工投產,石化產業不斷壯大。大慶高新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等20個園區發展迅速,每年新建續建項目100個以上,地方工業連續多年保持40%左右高速增長。大慶在全國城市綜合實力評比中居第19位。現代都市框架基本形成。城市公路、鐵路、水路四通八達,市區重要交通節點實現立交,大慶機場正在加快建設,對俄對韓等國家的經貿往來方便快捷。建成大慶歌劇院、大慶書苑、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等一批城建項目,城市功能不斷完善。大慶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6.5%,年平均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穩定在340天以上,是中國十佳魅力城市、全國內陸首家環保模范城市、全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衛生城市。石油文化、特色溫泉、生態濕地三大旅游品牌在全國叫響。

  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大慶將在確保原油穩產的同時,以高新技術為先導,重點發展石油化工、農產品精深加工、機械裝備制造、現代服務業和現代農業五大接續產業。全市發展的總體目標,就是努力實現經濟大市向經濟強市跨越,由生態大市向宜居城市跨越,由礦區城市向現代都市跨越,由總體小康城市向全面小康城市跨越,力爭東北站排頭,全國爭上游。從城市發展角度定位,就是要建設『綠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北國溫泉之鄉』。從文化角度定位,突出大慶精神、鐵人精神這一核心價值觀和特色,堅持體現石油文化、都市文化、濕地文化和時代特征,努力構建文明新城。

  另訊:24日下午,『振興五年回望——媒體東北行』采訪團還參觀了大慶鐵人紀念館和大慶三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等高新技術企業。

  圖為大慶副市長介紹大慶市情會議現場。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