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哈爾濱市『三大動力』助力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
2008-12-26 15:32:06 來源:黑龍江新聞網  作者:王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26日訊 哈爾濱有一條三大動力路,在這條長街上,聳立著曾經的哈爾濱電機廠、哈爾濱汽輪機廠和哈爾濱鍋爐廠三個國家大型裝備工業企業,人稱『三大動力』。如今,『三大動力』已經合並組建成哈爾濱電站集團。有人說;『如果你要看中國大型發電設備制造的大基地,那麼你就來哈爾濱「三大動力」走走就足夠了!』。12月26日,『五年振興回望——媒體東北行』的采訪團就來到了這承載著光榮和夢想的地方。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出於安全考慮,中央決定疏散沈陽的工業。11月底,哈爾濱電機廠第一批172人來到哈爾濱。1951年,哈爾濱中型電機廠廠房破土動工,標志著哈爾濱電機廠正式誕生。五十多年間,哈爾濱電機廠以及後來相繼建廠的大型工業設備制造企業哈爾濱鍋爐廠和哈爾濱汽輪機廠。作為新中國動力工業的先驅,『三大動力』成了共和國的掌上明珠,被譽為『共和國長子』。

  哈電機為三峽造『心髒』

  說起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在全國可謂赫赫有名,許多國家重點工程項目都能看到它的身影。這些年,哈爾濱電機廠創造出了一個又一個的『中國第一』,自主開發了新中國第一臺水輪發電機組;成功開發葛洲壩125兆瓦水輪發電機組,獲得第一枚國家級質量金牌獎;制造出第一臺國產單機容量最大的600兆瓦汽輪發電機;生產了我國最高水頭混流式水輪發電機組;制造了轉輪直徑居國內首位(直徑8.3米)的水輪發電機組;順利完成了三峽電站首臺70萬千瓦機組的生產任務等等。

  如今,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已經成為我國生產大中型發電設備、大中型交直流電機及配套控制設備的重點骨乾企業,其產品遍布全國各地。它生產的水輪發電機約佔國產水電機組總裝機容量的1/2,它生產的汽輪發電機約佔國產汽輪發電機總裝機容量的1/3。

  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更為哈電機人超越自我提供了廣闊的舞臺。從左岸哈電機與國外公司聯合中標14臺發電機組中的8臺並承制其中的兩臺整機、6個轉輪,到右岸哈電機獨立中標12臺發電機組中的4臺整機,短短5年時間裡,哈電機完成了從引進國外技術到自主研發的跨躍。特別是在三峽右岸的國際競標中,哈電機用自主開發的轉輪與左岸技術轉讓方的國外公司在同一個試驗臺上對比,並以其高效率和高穩定性獲得4臺整機制造合同,這是我國企業首次獨立承制世界最大的水輪發電機組的設計和制造任務。逐浪三峽的哈電機,以30年磨礪追平與世界先進水平的百年差距,宣示著一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民族獨立制造商,站在了世界水電之巔。

  哈爾濱鍋爐廠國內『大哥大』

  同樣是靠對自身優勢的自信,哈爾濱鍋爐廠推進科技創新,產品向大容量、高參數、高效、環保發展,生產一年比一年更創新高。截止2004年9月底,哈爾濱鍋爐廠今年已生產電站鍋爐35臺782萬千瓦,比去年同期增長197.9%。日前,配備哈鍋生產的30萬千瓦、60萬千瓦鍋爐機組,分獲全國火電大機組30萬千瓦、60萬千瓦級競賽特等獎。

  哈爾濱汽輪機廠有限責任公司則瞄准世界前沿技術,今年連創多項國產第一:第一臺60萬千瓦超臨界汽輪機組,第一臺60萬千瓦直接空冷汽輪機組和第一臺30萬千瓦直接空冷汽輪機組。同時,該公司還贏得了國內第一臺60萬千瓦超超臨界汽輪機組的制造合同,創造了國內大型汽輪機組制造和投產的新紀錄。如今的哈爾濱鍋爐廠有限責任公司是國內生產能力最大、最具規模的發電設備制造企業,電站鍋爐年生產能力已達2000萬千瓦以上。

  哈汽輪機『三足鼎立』助發展

  哈爾濱汽輪機廠從1958年投產以來,為我國能源電力事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先後設計制造了我國第一臺兩萬五千千瓦、五萬千瓦、十萬千瓦、二十萬千瓦和六十萬千瓦汽輪機及六十五萬千瓦核電汽輪機。現已形成批量生產三十萬千瓦、六十萬千瓦汽輪機組和核電汽輪機,百萬千瓦以上汽輪機組能力。2002年,繼中標兩臺60萬直接空冷機組後,又簽定了兩臺60萬超臨界機組合同,至此,哈爾濱汽輪機廠有限責任公司形成了亞臨界、超臨界、核電『三足鼎立』之勢。在全國汽輪機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哈汽輪年綜合生產能力達12000MW,產品已遍布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190多個電廠,佔全國國產裝機容量的三分之一強,並出口到歐、亞等地區。哈爾濱汽輪機廠有限責任公司以她無可辯駁的實力,樹立了在國內機電制造行業的領軍地位。

  因『三大動力』而馳名中外的三大動力路,與『三大動力』共存共長的三大動力路,正在國人的期待中,在老工業基地的振興中,在黑龍江經濟的騰飛中涅磐。

責任編輯:孫嵐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