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8日訊題:環保要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實現保護保障『雙贏』——訪省環保廳黨組書記、廳長李平
記者 高長利
『我們將按照省委經濟工作提出的建設「八大經濟區」、「十大工程」的構想,堅持環保工作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永不偏離,准確把握服務發展內涵,增強服務發展意識,提高服務發展能力,找准保障與服務的「支點」,堅決把省委、省政府關於環境保護工作的部署理解到位、貫徹到位、執行到位,在提昇駕馭「對上負責」與「對下服務」的「兩難」能力中,尋求二者的最佳契合點,求得實現保護與保障的「雙贏」。』接受采訪時,省環境保護廳黨組書記、廳長李平開門見山地說。
![]() |
省環境保護廳黨組書記、廳長李平 |
今年以來,省環境保護廳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解放思想抓保護、創新機制搞服務、依法履職保監管、真情實意解民生,有力地推動了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地發展。
——著力解決影響松花江《規劃》執行的關鍵性問題,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取得重大突破。《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2006—2010年)》項目穩步推進。科技研發瓶頸得到有效破解。松花江防治法治監督取得重大進展。行政區界斷面水質考核制度效果明顯。
——著力解決污染減排制約性問題,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實現良性互動。環境執法首次啟用『區域限批』政策,保持高壓態勢。多措並舉推進污染減排,政策體系逐步建立。嚴格執行環境准入政策,從嚴審批新建與擴建項目。主動高效服務重點工程項目,全面推進區域環評、規劃環評。
——著力解決關系人民群眾切身環境權益問題,環境保護成果廣泛惠及人民群眾。城鄉環境質量穩中趨好,『三供兩治』全面啟動。突出擾民污染環境投訴案件的查處,擾民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健全應急機制,完善應急預案,處理應急突發事件能力顯著增強。
——著力解決生態保護與建設的基礎問題,經濟社會長遠發展支橕得到夯實。生態省建設全面推進,已建成國家級生態示范區24個,省級生態示范區12個。新建三個國家級保護區,自然保護區建設邁上新臺階。在全國率先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試點工作,農村環境保護順利推進。
——著力解決服務大局能力問題,全省系統整體水平實現新飛躍。污染減排『三大體系』基本完成,環保能力基礎建設實現歷史性突破。中俄進行3次跨界水體聯合監測,環保國際合作領域進一步拓寬。組織開展環境技術創新,環保科技取得重大進展。堅持全方位、多角度宣傳環保法律法規,環境宣教向縱深發展。
李平表示,三十多年來,我省的環境保護事業走過了艱巨而又輝煌的歷程,實現了從認知到實踐的艱難歷程,實現了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和諧共生,環境保護隊伍由弱變強、由小變大、由『有為有位』到『有位有為』。通過學習實踐活動,省環保局深切認識到,既要關注當前,又要關注長遠;既要有找准問題的考慮,又要有解決問題的辦法;既要有理清思路的過程,又要有提昇風貌的效果;必須入腦入心,體現在落實上,真正提昇自身實踐科學發展觀的能力水平。
思路決定行動,行動決定出路。李平表示,全省環保系統突出環境質量改善這一永恆主題,抓緊建立嚴格的跨流域行政區界考核體系、完善的城市環境質量公眾評價體系、科學的飲用水源水質預警安全保障體系、先進的環境監測監察質量保證體系等『四大體系』,保障和服務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努力做到堅持解放思想永不止步,堅持群眾觀點永不懈怠,堅持履行職責永不退縮,堅持服務大局永不偏離。下一步,省環保廳將合力攻堅克難,全面推進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突出重點措施,確保污染減排實現年度目標任務;加大監管力度,認真解決環境民生問題;強化資源整合,努力把生態保護與建設引向深入;完善管控體系,提高污染事故的控制力;著眼服務大局,提高推動科學發展的保障力;把握學習提高,用嶄新的精神風貌體現學習實踐活動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