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為10月14日,紅新村村民孟浩在家中看電視(新華社記者高增雙攝);下圖為10月14日拍攝的紅新村村民盧點順一家七十年代住過的房子。房子已廢棄多年,盧點順一家八十年代就遷入了新居。
哈爾濱市阿城市料甸鄉紅新村,是1979年建村的一個小村莊。從昔日為填飽肚子發愁,到今天的品味生活,紅新村的每一步發展無不見證著改革開放清晰的足跡。
建村時,紅新村的村民雖種的是大米,可為全家人填飽肚子,要把大米換成粗糧,村民們『種大米吃小米』。改革開放加快了紅新村融入世界的腳步,村民不再只盯著土地謀生計,陸續開始走出國門務工。到目前,全村1400多口人,900多人遠赴韓國、日本、美國等地務工。2007年,依靠勞務輸出、綠色水稻生產加工、民族食品開發、農家游四大支柱產業,人均年收入近2萬元。
今天的紅新村是國家級文明建設先進村,住房磚瓦化率、自來水和電話入戶率、道路硬化率、義務教育普及率均達到100%。在生活條件翻天覆地變化的同時,村民們的生活方式也今非昔比。飯後喝杯咖啡,已成為許多村民生活的習慣,村裡建起了門球場,村民們時不時會組織比賽。一些村民還買來了健身器、跑步機,在家中享受健身的快樂。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