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穿舊衣服吃垃圾箱裡食物 拾荒母智障兒相依為命30年
2008-12-30 11:05:49 來源:大慶網  作者:張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內容提要:30多年前丈夫去世後,現年90歲的王淑芳,就沒有了任何經濟來源。後來,女兒結婚了,總算有了歸宿,可是自己的智障兒咋辦?她不得不走街串巷撿垃圾度日,穿別人扔掉的舊衣服,吃垃圾箱裡發霉的食物。如今,她腰也彎了,耳也背了,卻依然在風雪中穿梭著。

  穿著別人扔掉的舊衣服,吃著垃圾箱裡發霉的食物。為了讓智障兒能生活得好一些,她不顧自己年邁的身體,天天上街拾荒慈母與智障兒相依為命30餘年

  30多年前丈夫去世後,現年90歲的王淑芳,就沒有了任何經濟來源。後來,女兒結婚了,總算有了歸宿,可是自己的智障兒咋辦?她不得不走街串巷撿垃圾度日,穿別人扔掉的舊衣服,吃垃圾箱裡發霉的食物。如今,她腰也彎了,耳也背了,卻依然在風雪中穿梭著。

  A近親結婚生下智障兒

  27日,記者走進了王淑芳所在的東風新村北辰2區的家。記者看見,王淑芳家屋裡除了櫃子和床外,再沒有什麼像樣的家具。門口,一排堆積的木板上,擺放著幾小包已經發了霉的大米等糧食。

  老人的臥室,有一張很破的大床,床上滿是一些破舊的衣物,地上則是一些亂七八糟的破爛兒。

  王淑芳年輕時,和有近親關系的丈夫結了婚,生下一雙兒女,兒子是一個智障兒。王淑芳的丈夫酗酒很嚴重,因患腦血栓去世了。後來,女兒出嫁了,王淑芳帶著兒子在鐵西平房區住了下來,這一住就是30多年。

  不管怎樣,兒子總歸是自己親生的,應該讓他過上好日子。丈夫去世了,家裡沒有了任何的經濟來源。於是,王淑芳一咬牙,走上街頭開始拾荒度日。

  幾年前平房區動遷,靠著動遷補償金,王淑芳再找親求友,帶著智障兒在北辰2區買下了現在的房子。

  王淑芳指著床上的一些舊衣服和發霉的糧食說:『這都是我從外面撿回來的,我覺得挺好的,如果扔掉了太浪費了。』


   B拾荒度日雖苦也快樂

  在別人的眼裡,90歲的老人應該在家有兒孫繞膝陪伴,頤養天年。可是,如今的王淑芳卻依然在風雪中徘徊在各個小區的垃圾箱附近,因為她要盡快撿些能吃的東西,好拿回去給家中的兒子做飯。

  王淑芳走到家中的走廊處,抓起一把發了霉的大子說:『你看看,這米粒還挺黃的,洗一洗還是可以吃的。我們家一直都在吃這個,我兒子也活得挺好,我這老太太也挺結實的。』說完,老人爽朗地笑了起來。

  記者看到,王淑芳的頭發全白了,耳背了,腰也彎了。當記者大聲與其交流時,王淑芳始終笑著說:『不管咋說,現在兒子還有個媽,等以後我沒了,真不知道他咋活。』

  就在這時,與記者一同前來的北辰社區的王曉華說:『自從社區知道她家的情況以後,正在積極地為他們娘倆申請低保金,年前,他們就可以領到錢了。』

  聽到這個好消息後,王淑芳流下了感激的淚水。

  她緊緊握著記者和王曉華的手說:『真是太感謝你們了,黨對我們老百姓太好了。以後,我再也不出去撿破爛了。』

  C低保戶人人獻愛心

  王曉華說:『前段時間低保戶開會時,大家纔知道他們的事情。對此,北辰社區的工作人員和一些低保戶都惦記著。』

  北辰二區80多歲的低保戶師先生知道了王淑芳的情況後,立即在低保戶中發起倡議。

  他說:『我們都是低保人群,知道低保人群的苦,王淑芳比我們還難,作為同一小區的居民,我希望大家都能多幫助他們。』

  倡議一提出,低保人群立即響應,5元、3元、2元,僅一上午時間,就捐了50元。

  師先生說:『雖然每個人捐的錢不多,但人人都是在僅有的低保金中為老人捐錢,這非常難得。』

  在得知這些好消息後,年邁的王淑芳對未來又充滿了希望。她說:『現在有黨、有老百姓關心著我和兒子,我也就放心了。』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