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鶴崗邊防支隊開展今冬明春大走訪活動 拉近警民距離
2008-12-30 14:18:30 來源:東北網  作者:高剛纔 王冶堅 邵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30日訊 (高剛纔 王冶堅 記者 邵奇) 走訪了解民情,愛心解決民懮。12月份以來,鶴崗邊防支隊集中開展了今冬明春大走訪活動,通過走訪,了解群眾疾苦,排查化解矛盾,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密切了警民關系,體現了新時期公安邊防部隊親民、助民、為民、愛民的良好形象。

  無助兒童的『兵爸爸』

  中小學期末考試臨近,這個支隊所屬肇興邊防派出所民警牛鵬輝每天又多了一項任務,那就是給無助兒童李明(化名)補課。

  李明今年12歲,讀小學五年級,家住肇興鎮裕豐村,在他兩歲那年,母親便拋棄了他不知去向,這一去便是10年,至今杳無音信。缺少母愛的李明幼小的心靈承受了很大的壓力,變得有些自卑,不愛與人接觸,學習成績始終處在班級的下游。牛鵬輝在走訪時發現了李明的困境,與他結成了幫扶對子。他每逢下鄉便到李明家,和他聊天,了解他的學習、生活情況,幫助他排除心理上的陰影。牛鵬輝還經常為李明購買筆、本、文具等學習用品,給他家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為他的學習、生活提供充足的物質保障。臨近期末考試,牛鵬輝每天都要抽出時間到李明家為他補課,每天至少要補習1小時以上。經過牛鵬輝的幫助,李明逐漸樹立起了良好的心態,學習勁頭也越來越足,對以前那些生疏的漢字、課文、公式、英文、數學題也都慢慢地熟悉起來,對在期末考試中取得大的進步充滿了信心。

  這個支隊在今冬明春大走訪活動中,立足崗位,深入轄區,為無助兒童送去了一份份愛心。據統計,這個支隊在此次大走訪中已幫扶無助兒童28人次,這些無助兒童的精神面貌、學習生活情況得到了很大改觀,他們親切地稱邊防警官們為『兵爸爸』。

  刑釋解教人員的『引路人』

  刑釋解教人員從前有過灰色經歷,人們往往帶著有色眼鏡看他們,讓他們中間很多人不能和正常人一樣生活。鶴崗邊防支隊在今冬明春大走訪中注重幫助刑釋解教人員轉化,引導他們的生活進入了正軌,幫助他們在他人心目中樹立了良好形象。

  這個支隊所屬建設路邊防派出所成立了3個幫教領導小組,對『刑釋解教』人員進行幫教。居民王某2002年因盜竊被判刑,刑滿釋放後,一直找不到工作,無所事事,與社會閑散人員在一起閑逛,有重新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的可能。王某的妻子因其釋放後一直無所事事,整日閑混,一氣之下,帶著孩子回到了娘家,並要與其離婚。鄰居們也都對王某避讓三分,時時刻刻防備著他。對生活失去信心的王某是破罐破摔,眼看著一步步地在走下坡路。民警劉忠寶、陳修成在走訪中了解了王某的情況後,在轄區企業為他找到了一份工作,每月收入一千三百餘元。有了工作的王某開始務正業,白天上班,晚上回家,再也不與閑散人員閑逛了。看著王某走上正軌,妻子帶著孩子從娘家主動回到家中,與他和好如初。鄰居也都對王某刮目相看,和他的接觸越來越多,也不像防賊一樣防著他了。

  鄰裡糾紛的『調解員』

  12月24日,這個支隊所屬太平溝邊防派出所民警魏超、李敏在轄區興東村走訪時了解到,該村村民王某與鄰居姜某兩家因前段時間安裝自來水挖供水管道的問題產生了矛盾,兩家的自來水也因此一直沒有接通。為此,兩家人經常爭吵,嚴重地影響了村子的和諧穩定。

  了解情況後,魏超和李敏分別找到了矛盾雙方當事人,對兩家人進行開導和說服教育。在兩家人的態度都有了明顯的緩和後,魏超和李敏又將兩家人共同請到了村委會,和村乾部一起,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耐心細致地進行勸導,終於使兩家人都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並同意做出讓步。最後魏超還和李敏一起同鄉政府相關部門溝通,為兩家人徹底解決了自來水安裝問題。看到自己幾個月來因為一點小事而產生的積怨被邊防派出所的民警一朝化解,兩家人都向民警伸出了大拇指。

  據統計,這個支隊在12月份已調解民事糾紛10餘起,促進了轄區的平安和諧。

  困難群眾的『暖心人』

  在扶貧幫困活動中,這個支隊通過『送科技知識入戶、送致富路子到家、送投入資金到位』的方式,努力實現由『輸血型』向『造血型』的轉變,從根本上使幫扶對象走上致富路。

  今年53歲的新富鄉新強村村民劉傳會,家中4口人。為了早日致富,給兩個兒子娶上媳婦,老劉於1998年籌集了3萬餘元到同江種地。本想擴大種植面積掙些大錢,但由於購買的地塊地勢低窪,嚴重內澇,使得老劉租種的土地顆粒無收,不但沒掙到錢,還欠下了4萬餘元的外債。現在老劉全家每年僅靠承包幾畝地節省下來的3000元錢還債,至少也要10年還清債務。

  新富邊防派出所所長黃靜海在下鄉走訪中得知這一情況後,決定與其結成幫扶對子,並積極幫助老劉尋找致富門路,幫他早日還上外債。在與老劉閑聊過程中,黃所長了解到老劉是個機務能手,農村常用的柴油機車、農機具等,他都能修理。於是黃所長四處奔走聯系,幫助老劉尋找有關修理方面的致富門路。通過多方奔走,終於和新富鄉開配件商店的楊善軍達成合作意向,由楊出資籌建農機修理部,老劉租賃經營。這樣,老劉找到了脫貧致富的門路,而楊善軍配件商店的銷售額也明顯增長,劉傳會一家的生活出現了曙光。如今,老劉逢人就說:『我老劉活了半輩子,子弟兵成了咱的貴人,這回我家的日子可算有了奔頭!』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