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新年學生互送賀年卡成風 包裝精美語言曖昧價格不菲
2009-01-05 14:58:08 來源:齊齊哈爾新聞網  作者:吳翟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5日訊 元旦將至,學生們的賀年卡也『漫天飛舞』。對此,老師、家長看法迥異、褒貶不一。

  不知從何時起,臨近新年幾乎所有的學校都有個不成文的慣例---學生之間互贈賀年卡,他們希望用賀年卡表達自己對老師、同學的感謝和祝福。記者在百花園小商品市場看到,各式賀卡品種繁多、樣式各異、琳琅滿目。一間檔口經營的普通賀卡一般在1元至1.5元之間;古朴典雅燙金包裝類賀卡價格都要5元以上;使用微型電池、聲光電俱備的高檔賀卡則更貴。另一間檔口賣的賀卡則很搞怪另類,如有的賀卡印著夜光骷髏頭,打開以後還會發出好幾種恐怖的聲音。櫃臺前不時有學生模樣的青少年駐足、選購,看起來生意挺不錯。

  孩子們送來送去的挺高興,可家長們的心情卻各有酸甜苦辣。張女士最近心很煩,原因無他,就是因為上初中的兒子接二連三地接到一些包裝精美、語言曖昧的賀卡。看著一行行娟秀的字體和明顯是女孩的署名,擔心孩子早戀的她不由得繃緊了神經。張女士說:『我倒是真想不緊張,可那卡片上印刷的情啊、愛啊什麼的話,能不讓人緊張嗎?現在孩子都早熟,這要是耽誤了學習可咋整!這賀年卡也是的,中國的語言多豐富,印點啥不好,偏印這些讓人想入非非的詞兒。』黃先生倒是不擔心自己的兒子早戀,因為自家小寶纔小學三年級,可他同樣也為這賀卡犯愁,原因是這賀卡太好玩,兒子上課期間玩賀卡被老師沒收了。好多賀卡不但色彩艷麗、立體感強而且要聲有聲要亮兒有亮兒,就是大人見了也禁不住想看看。黃先生說:『這東西到了小孩子手裡,他們要是不分心纔怪了!我小時候的賀年卡也就是一張硬紙片而已,哪象現在這樣新奇啊!』由於新年和聖誕節相鄰,林女士的女兒小麗不但收到了三十多張賀卡,還收到了二十多個平安果。幾年前林女士和丈夫帶著小麗從外縣搬到市裡,丈夫和自己都在打工,日子過得並不寬裕。女兒收到這些賀卡、平安果後堅持要回送同學,為了不讓女兒傷心、不讓同學笑話,林女士從生活費中拿出幾十元買了相應的物品回送。『這錢,夠我們家改善一次生活、吃一次排骨了。』林女士說。李先生卻和大家的觀點不同,他認為人最珍貴的就是學生時代,這段友誼最真誠。送送賀卡挺好的,他還保留著學生時代的賀年卡,現在老同學見面也分外親。一位中學的班主任告訴記者,每年這個時侯差不多是她帶多少個學生就接到多少張賀年卡順便捎帶幾十個平安果。她不太贊成賀卡滿天飛,因為這個時侯就要期末考試了,最好不要分心;搞怪類的賀卡也會分散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如果要是相互攀比就更不該了。

  小小一張賀年卡,折射的是時代的變遷、社會的進步和人們思想的日益多元化。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