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6日訊 近日,綏濱縣勘探出儲量約一億三千萬噸的煤田,目前這個項目已經進入詳查階段,並已探出局部煤層,今年上半年,精查階段結束後將建礦投產。
綏濱縣簡介:
綏濱縣素有塞北明珠的美譽,她位於黑龍江省東北部松花江下游與黑龍江交匯的三角地帶,北以黑龍江為界與俄羅斯隔江相望,東、南依松花江,三面環水,中間綠洲,總面積3,335平方公裡,區域內有綏濱、二九Ο、普陽三個國營農場,總人口18.3萬人,是著名的『魚米之鄉』。
綏濱縣物產豐厚,地下礦藏豐富。全縣現有耕地面積260萬畝,縣屬耕地120萬畝,絕大部分為草甸土和白漿土,自然肥力高,土質肥沃,人均佔有耕地15畝,居全國前列。盛產大豆、小麥、玉米、水稻等各種糧食作物,適宜種植烤煙、甜菜、亞麻等經濟作物,而且由於開發較晚,具有增產潛力大的土地資源優勢。境內水碧天藍,地清氣潔,無任何污染,大氣環境達到國家二級標准,黑松兩江水質符合GB3838-88標准,流經境內的黑龍江是世界上未被污染的河流之一,區域內濕地面積達到120萬畝,是省級生態示范縣,具有發展綠色食品產業的自然優勢。綏濱縣松、黑兩江鑲邊,中部蜿蜒河橫貫東西,擴大水稻種植,發展水產養殖業具有得天獨厚水資源優勢。黑、松兩江島嶼上生長著茂盛的小葉章、大葉章,有發展以奶牛、黃牛、羊為主的畜牧業的天然牧場。得天獨厚的黃金、油氣、煤氣資源又給綏濱增添了更為誘人的色彩。黑龍江綏濱江段的沙金儲量大、純度高,取之不竭;境內還有豐富的礦產資源,現已探明儲量為5.39億噸,已被列為國家的儲備煤田,還有儲量大、品位高、待開發的油氣田。在松黑兩河河床上蘊藏著大量的河流石和礫砂,是修路、建築的優質原料。
綏濱縣境內水系發達,交通便利。黑龍江、松花江兩大水系共有28條支流流經綏濱,黑龍江流經縣內長度89公裡,可通千噸客貨輪,是中國北部的黃金水道。松花江流經境內共148公裡,夏季可通行千噸以上客貨輪船,是中國東北重要水上運輸線。松花江綏濱港為國家一類口岸,經綏濱港上航可通佳木斯、哈爾濱,下行可達富錦市、同江市,松花江江海聯運,通過出海口,韃靼海峽,可抵達日本、韓國,是一條十分重要的國際水上大通道。綏濱境內省市縣鄉四級公路網絡四通八達,陸路運輸十分便利,規劃中的松花江公路橋是全省『三橫四射六縱』交通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內陸聯系歐亞大陸的重要交通大動脈。
綏濱縣自然風光旖旎,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兩江島嶼星羅棋布,沿岸山林起伏,溝壑縱橫,草原茂盛,自然風光秀麗,在粗獷中帶有江南水鄉的柔美。境內有面積達數百公頃的月牙湖、龍崗島等自然湖泊,可供游人游泳、劃船、垂釣、野飲,既可盡享走進大自然的愉悅,又可品嘗質純味美的龍江鮮魚。這裡的數百個界江島嶼和兩江沿岸數百公裡長的草原林地,棲息著大量野生珍稀動物,有野豬、黑熊、?子、大雁、野兔、野雞等。乘船游覽黑龍江,既可觀賞祖國北疆獨特的山水景致,又可領略俄羅斯異國風光。
綏濱縣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境內有著名的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奧裡米古國遺址和三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同仁遺址、高力古城遺址和東勝明清墓群,有永生金代古墓群、北山古城等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三處,還有未考證開發的古文物點百餘處。1973年以來,相繼出土了以曠世稀物『金列碟』為代表的大量文物,是省級文物大縣。經考證,公元前十一世紀初,這裡的肅慎人就同中原王朝建立了聯系。公元916年,遼王朝在這裡建立了奧裡米國,它證明我國滿族祖先早就在這一帶繁衍生息,勞動生活,開發黑龍江流域,他們與漢族等各民族人民共同創造了中華民族燦爛的歷史和文化。(簡介資料來源:中國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