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7日訊 6日,松北·太陽島冰雪文化論壇在哈市松北區舉行。省內300餘位專家、學者參加了論壇,他們將哈爾濱的冰雪文化現狀與世界先進城市進行了對比,指出了長期以來哈爾濱的冰雪藝術『熱在外』的病根在於創新少、重復多,並提出了融入民俗文化、培養冰雪方面的高端人纔、打造冰雪風光帶和冰雪交通線等建議。
『熱在外』的病根是重復
原哈市文化局局長王洪濱說,伴隨著哈市冰雪文化的蓬勃發展,一些問題也擺在了哈爾濱人面前。長期以來,哈爾濱的冰雪旅游一直『熱在外』,一些外地游客十分青睞哈爾濱的冰雪藝術,而哈市市民卻對家鄉的冰雕雪塑興趣不大。因為冰雕雪塑盡管每年都有新品種出現,但是大體風格是相似的,於是在一些市民心裡有了『桃花年年皆相似』的想法。
目前哈爾濱的冰雪文化雖然也多姿多彩,但是縱向比較就可以發現,很多創意是重復的,而這種重復正是導致哈爾濱的冰雪文化難以拉動『內熱』的主要因素,今年哈市太陽島和芬蘭有了合作,以後哈爾濱還應當多向其他國家和城市學習冰雕雪塑方面的經驗,不僅要學習藝術,更要學習創意。
打造冰雪風光帶和交通線
目前,哈爾濱有冰雪大世界、太陽島雪博會和冰燈游園會三個主要景點,但是這三個景點孤立地存在,難以調動全市乃至全省人民參與的積極性,一些天然的冰雪景觀也被埋沒在城市的角落裡。專家建議,應該打造冰雪風光帶和冰雪交通線,讓更多的人參與到冰雪中,融入到冰雪中,讓冰城更加名副其實。
哈爾濱旅游局規劃處處長李剛說:『冰雪產業是對文化的整合,我們在對外地游客的調查中了解到,外地游客希望能乘坐森林小火車觀看冰雪景觀。在我省有一些森林小火車,但都是夏天開通、冬天停運,目前旅游局准備讓這些小火車在冬天也可以開通。另外,哈爾濱在馬家溝河上已經有了冰場,旅游局正在考慮建設冰上交通線,即人們在上下班的時候可以在冰上通行,用冰刀等冰上工具來代步,這在加拿大是有先例的,如果做得好,可以提高全民參與冰雪活動的興趣。』
把東北民俗融入冰雪文化
李剛說:『民俗文化是一向被人們所青睞的,外地游客對冰雪感興趣,對生活在冰天雪地裡的人們的生活就更加好奇,建議在發展冰雪文化的同時將東北的民俗融入到冰雪文化中,無論是殺豬菜、黏豆包,還是打雪仗,只要是與東北人有關的民俗,外地游客都會躍躍欲試。同時,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洋節在人們心中佔據了重要位置,將這些融入到哈爾濱的冰雪文化中也不失為一件法寶,今年太陽島雪博會就將芬蘭的聖誕文化融入到了冰雪文化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培養高端冰雪產業人纔
『冰雪藝術重復,冰雪產業鏈難以延伸,其最根本的原因是人纔的缺失。我建議在現有情況下發展冰雪藝術的同時,多培養冰雪文化和冰雪產業方面的人纔。』省作家協會原主席馮建福說。
雖然哈市的冰雪旅游很火,但是全民的冰雪運動器材卻嚴重缺失;哈爾濱雖然是保暖服裝的需求大戶,然而卻要依賴南方服裝廠供貨。馮建福認為,冰雪是活動、是景觀、是產業,這些都是文化,所以要從文化的高度去認識哈爾濱的冰雪,哈爾濱在冰雪文化方面有很好的基礎,為了將這個優勢鞏固,就要注重培養冰雪產業方面的人纔。建議哈市的高校增加一些這方面的學科,培養一些冰雪產業、冰雪文化理論研究等方面的高端人纔,增加創新、杜絕重復,讓哈爾濱的冰雪文化從『外熱內冷』向『內外同熱』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