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爾濱嗆人煙霧圍城五日 供暖燃煤煙塵是主凶(圖)
2009-01-08 07:41:05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趙政府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哈爾濱嗆人煙霧圍城五日 供暖燃煤煙塵是主凶

大霧迷城

  東北網1月8日訊 7日早6點,哈爾濱市香坊區香康小區1棟5單元的高先生習慣性地推開窗戶,一股嗆人的煙霧撲面而來。『完了,今天又不能晨練了。』先生心裡嘀咕著。退休4年來每天都堅持鍛煉的他,受煙霧天氣影響,已經連續5天沒有晨練了。有些坐不住的先生在屋裡轉了好幾圈,想到自己的過敏性鼻炎,他實在不敢冒險出門。

  哈爾濱市連續出現煙霧天氣已達5天,7日更是煙霧籠罩,而且非常嗆人。哈爾濱市環境監測站對市區的空氣質量監測顯示,截至7日,5天來的空氣質量都屬輕微污染。

  市民出門 要戴口罩

   7日一大早,哈市上空灰蒙蒙一片,整座城市被繚繞的大霧籠罩著,樓房都掩映在大霧之中。紅軍街上的華融飯店雙子廈影影綽綽,十分模糊。哈市標志性建築之一——龍塔的上半身也被煙霧『截斷』。在長江路紅旗大街交口,記者目測能見度不足50米,馬路對面就灰茫茫一片。大街小巷隨處可見戴口罩的行人。『早上出門後,感覺大霧很嗆人,就返回家取了個口罩。』市民王忠慧說。『天倒是不冷,可這煙太嗆人了。』市民女士說。

  家住道裡區通達小區的楚穎告訴記者,她早上出門時戴上口罩,等到了開發區的單位摘下口罩一看,上面全是黑灰。

  晨練老人不敢出屋

  由於哈爾濱市區接連幾天出現煙霧,市民普遍感覺空氣質量較差,在戶外晨練的市民明顯減少。

  在香坊區的尚志公園,晨練的市民寥寥無幾。『天氣好的時候,每天早上都有好幾百人晨練,這幾天霧大,有幾十人就不錯了。』尚志公園負責人告訴記者。

  經常在防洪紀念塔廣場晨練的市民韓福利告訴記者,煙太嗆了,鼻子和嗓子發乾,非常不舒服。練了不到十分鍾他就回家了。

  『我已經4天沒敢出屋了,憋得難受。』家住哈市南崗區的楊老太告訴記者,她患有心腦血管等老年病,每天兒女都打電話,叮囑她不要出去晨練。


  大霧迷城交通受阻

  7日8時,記者在哈市香坊區公濱路上看到,過往車輛速度緩慢,很多車輛打開了急行燈,鳴笛聲不絕於耳。『能見度太低了,開車提心吊膽的。』一名司機說。

  由於霧大車行緩慢,導致東大直街、紅軍街、經緯街、新陽路等路段出現了堵車現象,事故也有所增加。

  據交警部門統計,7日早晨6點至8點上班高峰時,共接到交通事故報警百餘起。在哈市一些高速公路的出城口處,電子顯示屏打出了醒目的提示,提醒過往司機減速慢行。

  呼吸道疾病 患者增多

  7日清晨,下夜班的王繼輝在煙霧中騎車回家,一路上不住地打噴嚏。每年這個時候,他的過敏性鼻炎就會發作。記者從哈市部分醫院了解到,這幾天到呼吸科就診的患者明顯增多,其中老人和兒童佔較大比例。

  據哈醫大一院耳鼻喉科主任李慧軍介紹,由於近日出現煙霧天氣,呼吸系統疾病的患者近4天較平日增加30%左右。他說,有霧的早晨空氣對流微弱,各種煙塵、廢氣等有害物質絕大部分漂浮在近地面層,煙霧對人體呼吸系統影響較大,也容易誘發感冒等疾病,對晨練的人特別有害。灰塵還會隨著人們的呼吸進入鼻孔和呼吸道,引起呼吸系統疾病。

  李慧軍說,面對彌漫的煙霧,市民要減少與其『面對面』的幾率,盡量減少外出,不要在戶外鍛煉,以免吸入過量的有害物質。必須外出時最好戴口罩。


  地理位置 易出現逆溫天

  近年來,冬季大霧已成為哈爾濱的季節必發病,每年一月都有這種連續多日的大霧鎖城狀況。據哈爾濱市氣象臺副臺長、氣象學博士陳莉介紹,哈爾濱位於亞歐大陸東部的中高緯度,西部和西南部是開闊松嫩平原,因此冬天出現大霧天氣與哈爾濱的地形、地貌沒有關系。

  陳莉分析說,哈爾濱近期高空受暖高壓脊控制,氣溫較高,而地面夜間輻射降溫明顯,氣溫較低,所以高低空出現逆溫現象。加上風力小、相對濕度較大,空氣中的水分既無法隨風散去,又無法落到地面,只能懸浮在半空中,導致出現大霧天氣。

  供暖燃煤煙塵是主凶

  對於這幾天的大霧,一些細心的市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香坊區和道外區的霧濃,而道裡區和南崗區的霧相對較小,並且不那麼嗆人。

  陳莉稱,造成哈爾濱市區冬季經常出現嗆人煙霧的根本原因,是供暖大量排放的煙塵懸浮物和汽車尾氣等污染物在低氣壓、風小的條件下不易擴散,與低層空氣中的水蒸氣相結合後易形成煙霧,這種煙霧持續的時間往往較長。

  哈爾濱物業供熱集團的供暖專家李歐航分析,哈爾濱市冬季煙霧天氣與城市不斷擴大有關。近幾年,哈爾濱市城區面積不斷擴大,增加了供暖設施,排放的煤煙增多。高樓林立,產生風阻,空氣流動性較差,影響煤煙的排放不暢。『雖然鍋爐大多實行高空排放,但樓越來越高,大量的煤煙滯留在城市上空,遇上逆溫天氣確實很難散開。』以前哈市太平、香坊一帶雖然平房多、小煙囪多,但視野開闊,上空遮擋物少,空氣流動順暢,煤煙也就散的快。現在一個大煙囪頂得上過去幾千個小煙囪的排放量,加上過於密集集中,所以遇上這種天氣煙霧就黑壓壓一片。

  據專家介紹,哈市集中供熱率平均在62%以上,道裡區和南崗區的集中供熱普及率更高,供暖排放的煤煙自然少。而香坊區和道外區集中供熱普及率僅為58%,不及全市的平均水平,煙囪多,排放的煤煙也多,因此更嗆人。

  『藍天工程』 正在實施

  陳莉認為,霧天是天氣變化造成的,誰也改變不了。但是煤煙是可以減少排放的。普及集中供熱,拔掉小煙囪,就能有效地減少煙塵天氣的出現。

  記者從哈爾濱熱電廠了解到,該廠今年將上馬兩臺300兆瓦的熱電機組,新增1260萬平方米的供熱能力,使香坊區的集中供熱普及率將達到98.94%。屆時,香坊區的空氣質量將有所提高。

  記者從哈市環保部門獲悉,為了打造『藍天工程』,根治大氣污染,『十一五』期間,哈爾濱市將投資約143億元推進城市集中供熱的實施,力爭到2010年達到92%,使市區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7日14時許,哈爾濱的大霧纔漸漸散去。

  『從8日起,將有一股冷空氣進入哈爾濱,這種煙霧天氣將逐漸離開。』陳莉說。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路雲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