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哈爾濱《政府工作報告》解讀:八組數字凸顯科學發展
2009-01-08 11:24:26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左楠 季佳瑩 邱育嘉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8日訊 在提交哈爾濱市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2008年有昇有降、有增有減的關鍵數字,將政府『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務實作風再次大寫。

  預計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800億元,比上年增長13.2%,連續19個季度保持13%以上的增幅;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340億元,增長3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58.7億元,增長21.5%;解決廉租住房5355戶,是前五年的1.61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4%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4.5%以上。松花江出境水主要污染指標降低2%;完成萬元生產總值綜合能耗下降指標;各類犯罪案件發案總量下降2%;安全事故總量下降52.4%;全部免除城鄉義務教育階段雜費……

  這一組組數字令人鼓舞,催人奮進,讓人感動:增長的數字印證了哈爾濱為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努力和成效;減少的數字詮釋了哈爾濱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內涵與宗旨。

  這一組組數字,求真務實;這一組組數字,以人為本;這一組組數字,科學和諧。

  數字背後,折射的是政府的執政理念:盡心而謀、盡力而為,高質量、高效益地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堅定不移地解決百姓關注的熱點難點,使改革發展的成果更多惠及廣大人民群眾,使我們的城市更加美好。

  2008導讀

  2008年,是哈爾濱市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中不平凡的一年。全市上下牢牢把握發展機遇,積極應對各種挑戰,千方百計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心全意解決民生問題,圓滿完成了市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預計(下同)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800億元,比上年增長13.2%,連續19個季度保持13%以上的增幅。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80.5億元,按可比口徑增長27%,其中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64億元,按可比口徑增長27.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340億元,增長3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58.7億元,增長21.5%。


 

  增長的數字·振奮

  糧食生產首超200億斤創歷史新高

  報告實錄:大力推進結構調整,加快產業昇級步伐,三次產業協調發展。三次產業結構優化,由上年的14.3??37??48.7調整為13.9??36.8??49.3。農業生產實現新突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670億元,增長7%。戰勝嚴重春旱,糧食生產再創歷史新高,總產量達到210.8億斤。畜牧業實現產值310億元,增長6.5%,佔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比重由上年的45.6%提高到46.3%。農業產業化經營機制不斷完善,帶動作用明顯增強,規模以上龍頭企業由140戶增加到157戶。

  背景闡釋

  大豐收來之不易。盡管2008年災害多,但全市上下認真組織開展抗春旱保春種攻堅戰,全市累計投入抗旱資金4.6億元,投入抗旱機動設備7000套,投入抗旱人數80萬人,新打抗旱井3.2萬眼,基本解決了近200萬畝水田無水泡田的問題。哈爾濱市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全力推進農村道路、飲水工程、住房、能源、村屯綠化和生態村建設、扶貧開發等『十件民生實事』。推動現代農業建設,繼續推進深松秋整地,推進了前進堤應急度汛搶險工程、金河灣濕地植物園工程、西泉眼水庫應急維修加固工程等,啟動了五常有機米、雙城有機豬、尚志有機奶、呼蘭有機菜四個有機農業試點基地區建設。實施大機深松整地作業補貼,打破犁底層成效顯著。

  增長的數字·鼓舞

  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為前4年總和

  報告實錄:工業經濟邁上新臺階,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500億元,增長15%,高於地區生產總值增幅1.8個百分點。裝備制造、醫藥、食品和石化4個優勢產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到83%。第三產業取得新發展。實現增加值1380億元,增長13.9%。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實現新跨越,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首次達到50%。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27戶,是前4年的總和。地方工業實現增加值292億元,增長21%,高於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幅6個百分點。哈開發區實現工業總產值1150億元,增長20.9%。哈大齊工業走廊哈爾濱段39個投資億元以上項目全部開工建設。

  背景闡釋

  作為國家老工業基地,2008年哈爾濱市工業經濟面對宏觀環境趨緊、經濟增長的不確定性因素增加等不利形勢,著力構建新型工業化工作支橕體系,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構建工業經濟大運行監控系統。工業經濟保持了平穩較快增長,地方和省屬工業高速增長,優勢產業增長態勢較好,工業投資平穩較快增長。為把優勢產業做大做強,哈爾濱市加快發展風電裝備制造業,強化了政策扶持,創建風電裝備園區,組織風電主機和關鍵零部件生產企業入駐園區,形成近距離配套,加快了以產權為紐帶,加快大型風電產業集團的形成步伐。


 

  增長的數字·驚喜

  市重點項目投資額和增速創歷史最好

  報告實錄:100個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27.6億元,完成率91.3%,投資額和增速達到歷史最好水平。招商引資取得新成效,新批外商投資項目76個,實際利用外資5.42億美元,增長22%;國內經濟合作到位資金293億元,增長40%。對外貿易增長較快,實現進出口總額35.8億美元,增長20%,其中出口18.5億美元,增長12%。科技創新步伐加快,42項自主知識產權項目被國家批准為重點新產品,連續兩年居副省級城市首位;12項科技成果獲國家科學技術獎勵。高新技術產業產值1350億元,增長25%。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由上年的46%提高到49%。

  背景闡釋宏觀經濟工作健康發展,大項目建設取得新的突破。2008年的外經貿工作面臨著諸多新挑戰,是我國各種矛盾和不利因素疊加的一年,實現對外貿易持續高速增長難度相當大。在這樣一種大背景下,哈爾濱市對外貿易仍保持了較快增長勢頭。全市科技工作緊緊圍繞為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科技支橕這一主線,以深化科技管理改革為突破口,不斷完善區域科技創新體系,大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促進創新型城市建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效。

  增長的數字·欣慰

  軌道交通一期工程開工建設

  報告實錄:強化規劃建設管理,打造乾淨有序城市,城鄉載體功能和環境質量得到提昇。編制完成《印象·哈爾濱規劃》、《城市公共服務設施規劃》、《沿江產業帶規劃綱要》等14類31項規劃,江南城區實現控詳規劃全覆蓋。軌道交通一期工程開工建設,松浦大橋全面開工,三環路哈阿立交橋主線橋建設、太平大街等路網昇級達標改造、防洪紀念塔東廣場改造工程全面完成。江南城區飲用磨盤山水居民用戶達到62%,40萬居民用戶用上天然氣,城區集中供熱普及率達到64%。新增綠地1065.2公頃,新植樹木127.4萬株,改造居民庭院556個,新建市民休閑健身廣場56個;調整、延伸公交線路19條,更換公交車輛468臺;開工建設高等級路面農村公路3213公裡,通鄉通村公路硬化率分別達到97%和77%;新建鄉鎮客運站14個,開闢、調整、延伸農村客運班線14條,改造農村危橋115座,7萬農村群眾出行難問題得到解決;建設農村飲水安全工程173處。新打抗旱井3.2萬眼,維修、新建蓄水工程120處。

  背景闡釋

  市城市建設管理部門致力於打造優美和諧的宜居城市,不斷深化對城市發展規律的認識,准確把握城市定位,堅持高站位思考、高起點規劃、高標准推進城市建設和管理,努力把哈爾濱市建設成為乾淨、有秩序、講文明的現代城市。以迎接大冬會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和建設乾淨城市為重點,開展治髒治亂、清冰雪、燈飾亮化、開發冰雪文化、整頓交通秩序和公共交通環境、整治城市陋習等行動。堅持科學管理、文明管理、規范管理、精細管理,全面推進城市環境硬件設施改造和城市環境秩序軟件管護工作,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城市環境面貌明顯改觀,城市管理水平全面提昇。加大城市地鐵、哈西客站、集中供熱、污水和垃圾處理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切實改善群眾的生活環境。


 

  增長的數字·感動

  解決廉租住房為前五年的1.61倍

  報告實錄:著力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60項惠民行動項目如期完成。新建10所農村寄宿制學校。城鄉困難家庭和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新建、改擴建45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73個鄉鎮衛生院,城鄉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有新提高。縣域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試點全面啟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本實現全覆蓋,參合率達到96%。新增城鎮就業11萬人,轉移農村勞動力116.2萬人。零就業家庭成員托底安置動態為零。城鎮登記失業率預計控制在3%以內。投入1.5億元,救助困難群眾88萬人次;城鄉低保標准得到提高。實施『好民居工程』,加快棚戶區改造,完成棚戶區拆遷面積237萬平方米。拆除農村泥草房4.39萬戶,新建磚瓦房4.09萬戶。解決廉租住房5355戶,是前五年的1.61倍,城市人均住房使用面積8平方米以下的廉租戶住房實現應保盡保。采取政府組織建設和貨幣補貼相結合方式,為3195戶家庭提供經濟適用住房。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4.2%;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7.6%。

  背景闡釋

  城鄉醫療衛生服務能力進一步提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本實現全覆蓋,參合農民普遍受益。勞動保障工作圍繞堅持民生優先、促進就業這條主線,突出抓好完善社會保障體制和推進建立和諧勞動關系兩個重點,就業再就業形勢基本穩定,進一步擴大了社會保險覆蓋面,實現應保盡保,創建和諧勞動關系成效顯著。緊緊圍繞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以改善民生為重點,努力推進低收入家庭救助工程、愛心助老工程、城鄉福利設施改造工程、和諧社區工程、擁軍優撫工程、慈善濟困工程。完成配建廉租住房項目是此前5年實物配租房屋數量的9.1倍,在全國同類城市中處於前列。努力加大棚戶區改造力度,確定了『確保三年、力爭兩年』完成哈爾濱市現存棚戶區改造的工作目標。

  減少的數字·欣喜

  松花江出境水主要污染指標降低2%

  報告實錄: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強化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項目全面展開,24個國家規劃治污項目全部開工,建成文昌三期、阿城等6個污水集中處理廠,啟動建設群力污水處理廠,重點工業企業和醫院廢水排放全部達標,松花江出境水主要污染指標降低2%。節能減排取得新成效,完成投資千萬元以上節能項目6個,淘汰10戶企業落後產能,完成萬元生產總值綜合能耗下降指標。

  背景闡釋

  2008年哈爾濱市投資千萬元以上的在建節能項目35個,其中建業甲醇汽車清潔燃料項目、西鋼集團阿城鋼廠餘熱利用項目等6個項目已部分建成試運行,木蘭、依蘭等縣(市)的風力發電項目也在大力開發建設,工程進展比較順利。到11月末,哈爾濱市已完成全年減排目標的95%以上,預計今年萬元GDP能耗可達到1.322噸標准煤,比上年下降4.6%。


 

  減少的數字·安心

  名列中國最安全的城市第15位

  報告實錄:堅持依法治市,推進依法行政,民主法制建設得到加強。『平安哈爾濱』創建活動取得成效,各類犯罪案件發案總量下降2%。開展『安全隱患治理年』和『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強力推行查處違法違規行為『三十個一律』措施,安全事故總量下降52.4%,死亡人數下降15.8%。

  背景闡釋

  哈爾濱市大力推進平安建設,以『平安哈爾濱』創建活動為平臺,廣泛開展了平安鄉村、平安社區、平安校園、平安市場等創建活動,推廣實施了農村治安防范承包、城市技防建設和見義勇為人員專項獎勵基金等多項舉措。全面推進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特別是針對影響群眾安全感的突出問題,繼續深入開展『打黑除惡』專項斗爭和打擊刑事犯罪的『秋風行動』,有效遏制了秋冬季節刑事案件的高發勢頭。在前不久中國權威機構公布的排名當中,哈爾濱市名列中國最安全的城市第15位。

  減少的數字·溫暖

  59萬農村中小學生用上免費教科書

  報告實錄: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形成的3.5億元債務全部化解。全部免除城鄉義務教育階段雜費。

  背景闡釋

  建立完善濟困助學機制,以教育公平促進社會和諧是2008年哈爾濱市教育工作的一個理念。哈爾濱市深入實施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啟動城市義務教育免雜費工作,全部免除城鄉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學生雜費,為59萬餘名農村中小學生提供免費教科書。投入2100萬元,為6萬餘人次農村寄宿學生發放生活補助費。投入246萬元,對1萬名城市享受低保政策家庭的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實行免雜費、免費提供教科書政策。為2.7萬名中等職業教育學生發放中職助學金2000餘萬元。堅持以公辦中小學為主,妥善安置6萬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學,免除4萬餘名進城務工農民子女的借讀費。投入189.4萬元資金,資助1.2萬名家庭經濟困難的進城務工農民子女。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