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8日訊 『冰燈可否冬景夏觀』、『停產企業技術人員怎樣發揮作用』,7日,在哈爾濱市十三屆人大第三次會議旁聽座談會上,旁聽公民代表們提出的意見從社區發展到城市布局,從市民生活到資源分配,少有訴苦和埋怨,每個問題皆『配備』解決方案而來。
昨天,18名旁聽公民代表每人都拿著份發言稿。有9年『旁聽史』的工程街道辦事處社區保安王清林搶先發言,反映了在社區公益性崗位治安協管員部分工資被拖欠一事。
第一次當旁聽公民代表的李穎說,作為冰城人,她和很多人一樣,很多年沒到冰雪大世界和冰燈游園會看冰燈了,她建議,給市民一些優惠,讓大家憑身份證享受折扣。
從事國際工程諮詢中心工作的潘志煜,提出的問題更為宏觀:在金融危機的環境下,哈爾濱市政府、企業如何應對?她從投資、出口、消費三方面給出了建議。說到『拉動消費,首先要完善和健全生活保障制度,不然大家手裡沒錢哪敢消費』,很多代表聽了頻頻點頭。
參加座談會的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鐵強、秘書長付智君將旁聽公民代表的建議和感受一一記下。王鐵強說,雖然旁聽公民來自各階層,但『水平都很高』,反映的問題很實際,訴說了基層市民的意願,也充滿了對城市發展的關注。他表示,反映的所有問題,市人大常委會都會認真對待,提交有關部門辦理,做到件件有回聲。
哈橡膠廠研究所工程師劉麗敏:自從企業停產,我們是空有一身技術沒處使。停產企業技術人員應該得到珍惜,希望政府幫我們一把。
道外區居民王秀芝:道外是目前保留哈市開埠『遺貌』最好的地方,有老建築、老字號、老街老巷,這些都是珍貴的資源,我看道外很有發展潛力。
哈師大大四學生楊丹:哈爾濱市很多市民買房不再擠在市中心,而是選擇適宜居住的地點,表明哈爾濱市正在進入『逆城市化』軌道,而『逆城市化水平越高,城市化水平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