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9日訊 『冰雪藝術的生命力在民眾之中,把冰雪節辦成讓廣大市民都參與,而不單單是「旅游者的節日」,是當務之急。』、『哈爾濱的冰雪文化必須進行科學規劃,尤其要提高國際化、人性化服務水平。如果沒有人性化的服務,缺少舒適性,就難以持續發展。』在1月6日召開的首屆『松北·太陽島冰雪文化論壇』上,來自全國的冰雪文化專家、學者為今後哈市冰雪文化的發展前景作了大膽的勾畫。
科學規劃完善總體布局
哈爾濱旅游局規劃處處長李剛認為,冰雪大世界、兆麟公園和太陽島雪博會已基本形成自己的定位和風格,這不僅是避免同質化競爭的最佳選擇,而且是資源整合科學規劃的要求。李剛提出哈爾濱的冰雪文化應完成和形成如下總體布局:
在冰雪景觀上:多彩世界——冰雪大世界的創新主要是建設冰雪藝術永久性基地,變成一年四季皆可觀賞和娛樂的世界性冰雪主題公園;銀色夢幻——太陽島整體環境營造雪域景象和極地風光;冰雪童話——兆麟公園打造以冰雪娛樂為主的『迪士尼』風格;璀璨冰城——松花江南岸冰雪藝術風景線的璀璨燈火和江北冰雪藝術遙相輝映,形成不同的冰雪文化主題和與街區協調的景觀特色;冰川霧海——松花江上的冰雪和霧?景觀。
在人文景觀上:雪山飛翔——滑雪場的各種滑雪、雪橇和冰雪體育娛樂項目;寒江歷練——冬泳、冬釣奇觀和體驗;冰宮雪殿——冰雪賓館和餐飲,體現刺激又舒適的地域特色;冰雪鄉魂——民間的雪祭、滾冰、踢形頭、狩獵等民俗活動;冰情雪韻——與冰雪有關的各種文學書畫創作活動。
開闢江上開放式冰雪游園
為把冰雪節辦成讓廣大市民都踴躍參與,全民同樂的節日,太陽島管理局賈岩提出:充分利用江上冰雪資源,實行開放游園。
賈岩認為,目前,哈市江上冰雪游樂和體育活動佔地不到市內江段鐵路大橋和公路大橋之間面積的四分之一,而兩橋之間的江面面積為40萬平方米。開闢冰雪藝術大觀園潛力巨大。南岸斯大林公園和九站公園的面積達24萬平方米。可搞雪雕園,讓市民直接參與其中。充分利用江面冰雪資源,增加群眾性的冰雪運動項目,諸如:冰上馬拉松、冰上表演賽、國內外大型賽事等。
開發城區冰雪風光線
松花江冰雪風光線——沿江布景,營造霧?、冬泳、冰帆、民俗氛圍。李剛認為,大頂子山航電樞紐工程建成後,下游一段將會形成亮麗的霧?景觀。因此,從現在就要著手在兩岸植被造景。
馬家溝冰雪風光線——增加沿線冰雕雪塑和冰雪娛樂項目。上與森林植物園溝通,中連試驗林場、工大、河園、文廟,下與太平橋、天恆山銜接。成為市民冬季運動和休閑娛樂的冰雪天地。李剛說:哈爾濱在馬家溝河上已經有了冰場,建設冰上交通線,人們在上下班的時候可以在冰上通行,用冰刀等冰上工具來代步,這在加拿大是有先例的。
完善遠郊冰雪風光帶——專家建議,應該打造冰雪風光帶和冰雪交通線,讓更多的人參與到冰雪中,融入到冰雪中。如哈爾濱—海林雪鄉、哈爾濱—亞布力等沿線冰雪風光帶,還有巴木通森林小火車林海雪原風光帶等,潛力巨大。
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李剛提出,應整合資源,積極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既是對冰雪文化的保護、弘揚,也是一種文化提昇。他說:『哈爾濱冰雪文化具有深厚的歷史積淀和廣泛的群眾基礎,完全有資格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