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9日訊 題:青年代表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面對面共話抵御就業寒冬
記者 印蕾 郭麗穎 劉蕊 畢曉紅
![]() |
『今年的就業形勢更加嚴峻,能找一份差不多的工作就可以了。』這句話道出了今年很多應屆畢業大學生的願望。而金融危機下,崗位驟減。即將畢業的大學畢業生、農村返鄉農民工和城鎮新增的勞動力,不同的就業層面面臨著不同的就業挑戰。這個冬天成了很多就業者的『寒冬』。
9日,團省委組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與30名不同工作領域的青少年代表在哈舉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與青少年面對面』座談會,圍繞關乎青少年切身利益的問題暢所欲言,交流討論。金融危機下如何幫助未就業青年度過就業『寒冬』成了與會者關注的焦點話題。
自身提素:讓能力等待機會,而不是機會等待能力。
在企業分管人力資源工作的哈爾濱紅光鍋爐廠副總經理徐顏認為,應對危機,未就業青年最重要的是要提高自身素質。在徐顏看來,金融危機的到來更加提醒廣大未就業青年更要練好本領,等待機會。上學的時候有一個老師曾告訴他,要讓能力等待機會,而不是機會等待能力。所以他建議,廣大未就業青年特別是返鄉農民工在這個時候苦練本領,等待機會。當然,這也需要政府部門加大社會公益培訓力量,借助大專院校設立相關免費的繼續教育培訓基地,為其提供受教育平臺。
更新擇業觀念不是沒有選擇而是不去選擇
省政協委員、共青團哈爾濱市委副書記牟宏峰和省人大代表、省殘聯副主席杜仲都注意到,解決未就業青年的就業難問題還要注意更新青年的就業擇業觀念。現在,很多大學畢業生都把進入黨政機關、大企業當成終極目標,如果進不了黨政機關、國有企業,寧可在家待業,也不去從事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特別是對於大學生群體來說,有時候不是沒有選擇,而是不去選擇;有些工作崗位是有的,可大家總是放不下架子、不甘於到這樣的崗位去。
政府可幫助大學生降低創業成本
座談會上,如何發揮政府職能做好就業工作也得到了與會人員的關注。哈爾濱福星教育學校校長孫國良建議,政府可在幫助大學生減低創業成本方面出臺相關政策。例如,把創業成本較低、操作性比較強的項目匯總、集合起來,然後把這些信息統一發布給大學生,讓其在創業的時候有所參考,而不是盲目創業。幫助大學生把先期的創業成本替降下來,不要讓其剛一創業,成本就非常高,一旦是碰到一點風吹草動,大家的創業激情就遭到重創。
用好社會力量扶持和服務青年就業
省政協委員、共青團哈爾濱市委副書記牟宏峰認為,對於青年就業的扶持和服務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相關的服務體系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來完善。他說,以哈爾濱團市委為例,為幫助廣大未就業青年解決就業難的問題,團市委將啟動一批社會實踐基地,給大學生提供更多的了解社會、融入社會的機會和崗位;啟動扶持大學生創業的創業基金,如通過小額貸款等形式,從資金上給予大學生更多的幫助;對青年進行更多的就業培訓和指導,與政府的勞動部門、社會的培訓機構共同聯手啟動一系列的培訓項目,引導青年根據自身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培訓項目,提昇就業技能;此外,加強青年就業的維權指導,對其在就業中遇到的勞動合同等問題,進行相應的指導。上述做法只是共青團組織根據自身的職能特點做出的一些嘗試,相信通過全社會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廣大未就業青年一定可以安然『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