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1日訊(記者 杜筱) 食品安全問題一直是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近年來,省委、省政府實施『放心食品工程』、『推進治理「餐桌污染」,保障市民食品安全』,力度很大,成效顯著。然而,目前食品安全工作還存在區域管理差距大的問題,城鄉結合部和農村成為薄弱環節。因此,民盟省委建議加強農村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構建城鄉食品安全網絡,確實保障農村群眾的食品安全。
案由:構建城鄉食品安全網絡,保障農村食品安全
提案者:民盟省委
提案內容:一、提高認識,重視農村食品安全工作。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統籌城鄉發展,在主要市區基本消除主要食品的『餐桌污染』的基礎上,將我省的食品安全工作重心從主市區向城鄉結合部和農村轉移,構建覆蓋全省城鄉范圍的食品安全網絡,加大對城鄉結合部和農村食品安全的監管力度,為廣大農村群眾提供良好的食品安全保障。
二、成立省食品安全委員會。在『放心食品工程』協調領導小組的基礎上成立省食品安全委員會,由臨時機構轉變為常設機構。食品安全委員會負責全省城鄉食品安全的決策、指揮、監督、協調和依法組織查處重大事故等宏觀管理職能。
三、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協調機制。成立食品安全委員會後,應建立起各成員單位間行政管理協調聯動機制,在各自職責范圍內依法行政,又注重協調與配合,實現對食品安全的無縫隙監管。
四、完善食品安全公示制度。建議健全食品安全信息網絡,實現資源共享,及時將不合格食品的名單等具體情況,通過超市、集貿市場、批發市場等市場終端公布出來,一方面監督市場經營者不得銷售不合格食品,另一方面也提高群眾的鑒別能力,將不合格食品拒之於市場之外。
五、引導食品加工小作坊走向規范生產。在正規企業生產的產品難以滿足市場需求的情況下,小作坊起到的是補充作用。建議出臺政策,加強對小作坊的引導和監管,使食品生產加工逐步走向正規。
六、加大農村食品安全的宣傳力度。采取適合農村和城鄉結合部情況的宣傳方式,加強對農村和城鄉結合部的群眾宣傳,使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到食品安全工作中來,從職能部門的監督到全民的監督。
七、拓寬群眾參與食品安全管理的渠道。建議盡快建立群眾參與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機制,極大地方便群眾參與到食品安全管理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