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2日訊 假如夏季行走在丘陵、山坡和原野上,你會看到一片片森林和道路兩側排排的樹木,給你的感覺一定是非常的愜意,這生動景觀是雙鴨山市近年來退耕還林的結果。
一個時期以來,雙鴨山市一些超坡地、山崗、丘陵被盲目的毀林開荒,使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的破壞。針對這一實際,雙鴨山市自2002年開始實施退耕還林工程,到今年年底已經完成國家級退耕還林29.85萬畝。其中耕地造林11.4萬畝;荒山荒地造林12.95萬畝;封山造林5.5萬畝,使雙鴨山市生態環境到了改善。
退耕還林實施以來,雙鴨山市采取有效措施,強化領導,明確責任,層層簽定責任狀,發動群眾積極投身到退耕還林建設工程中來。多渠道、多元化籌集造林資金,活化植樹造林機制。認真落實『誰造誰有,誰投資誰受益』的政策,對能承包造林、租賃造林、合作造林的地塊,只要有利於當地生態環境的改善,不論任何單位、任何個人都可以投資造林。堅持高標准造林,搶抓?機造林,認真作好檢查驗收,根據多年造林經驗,搶前抓早保證造林成活率,造林當年平均成活率達92%以上,對成活率和保存率低的地塊進行補植補造,加強林木管護,落實責任制。寶清縣每年財政拿出40萬元用作專項護林員經費,使每個鄉鎮村屯都安排了專職護林員。抓好全市范圍內坡度超過25度以上,道路兩側第一山脊線以下可視范圍內的掛花耕地、坡耕地即『開天窗』和『鬼剃頭』現象的退耕還林,政府給予一定的造林政策,采取苗木補助,向上爭取退耕還林資金等辦法,加大支持農民造林力度,一些荒山荒地得到了綠化,使雙鴨山市城鄉山更綠,天更藍,水更清,城鄉環境更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