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3日訊 方嬋玉,哈爾濱市政府行政執法監督局調研員。
提案背景:由於我省目前供熱是按面積收費,不能體現出『用多少熱、交多少費』的商品屬性,用多用少都交一樣的錢,不入住也交費,這就調動不了用戶節約用熱的積極性。按面積收費既不利於提高供熱效率,又不利於新型節能環保牆體材料的推廣,影響節能減排工作的落實,實為『大鍋飯』式供熱。
提案意義:據了解,目前,哈爾濱市正積極推進熱計量改造,已出臺《供熱采暖系統熱計量技術規程》等政策和技術性文件,要求供熱范圍內的政府機構辦公用房、學校、商服等公共建築,都要安裝熱計量表和溫度控制調節裝置,具備條件的居民小區可按樓棟為單位安裝熱計量表,這將使供熱市場實現經濟用熱、有效供熱的良性發展。
提案建議:1、按用量計費即業內所說的『熱計量』。分戶供暖的住戶家中需要安裝一個熱表,居民每個月用多少大卡的熱量,通過熱表就能夠反映出來。家中每個房間的暖氣片上,也都安裝控溫閥,居民可以根據需要自主控制室溫的高低,以此調節用熱量的多少。一個采暖季下來按照用熱量的多少來繳納熱費。
2、目前很多地方雖然已經在新建居民樓中安裝了按熱計費設備,但政府相關的政策還需跟進,比如按熱量計費後,如何確定熱價。通過供暖費『暗補變明補』和按熱計費改造這兩項措施,供熱體制會更加通暢。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