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4日訊 13日下午,出席省十一屆人大三次會議的各代表團分組審議了政府工作報告。
哈爾濱、佳木斯、大慶代表團在審議時認為,報告通篇貫穿著執政為民的理念,體現著科學發展的要求,顯現了嚴謹務實的作風,飽含著與時俱進的精神。報告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提出我省今年發展面臨的形勢和主要預期目標、總體部署和重點工作,立意深刻,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報告統攬全省大局,凝聚人心,激發乾勁,是推動我省經濟社會實現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的綱領性文件。代表們紛紛表示,聽了報告備感振奮與鼓舞,更增加了全省人民乾事業、謀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綏化、伊春、七臺河代表團在分組審議時說,報告提出保增長,最根本的是保民生,並提出繼續實施『十項民生工程』,堅決完成『十項民生工程』。部署目標明確、任務具體、措施得力,體現了求真務實、真抓實乾的精神。代表們一致認為,只要按照這些目標紮實推進,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就一定會邁上一個新臺階。
齊齊哈爾、雞西、雙鴨山代表團在分組審議時認為,加大固定資產投資力度,抓好重點項目建設,是面對新形勢,努力擴大內需,加快經濟發展的核心之舉。建議政府在實施大項目建設和推進中,要切實把握堅持科學發展原則,堅持強勢推進原則,堅持突出重點原則,堅持上下聯動原則,堅持注重實效原則,根據中央政策導向,千方百計擴大投資規模,把涉及國計民生的大項目建設好。
牡丹江、黑河、解放軍代表團在分組審議時認為,報告通篇把保增長作為中心任務,擴大內需作為根本特征,調整結構轉變增長方式作為主攻方向,把改革開放作為根本動力,改善民生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體現了黑龍江的實際情況與中央精神的緊密結合。報告中提出的2009年工作部署中經濟發展的十項任務和改善民生的十項工程,都緊緊圍繞促發展、擴內需、調結構、保民生的基本要求而提出的,這些任務目標明確,可操作性強,對提昇黑龍江經濟發展的競爭能力起到推動作用。
鶴崗、大興安嶺代表團審議時認為,報告順應國內外形勢的新變化,調結構、擴內需、保增長等應對措施具體,符合我省實際。報告就節能減排和生態建設,做出了具有指導性、針對性、可操作性部署,為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生態文明指明了方向和路徑。市地將建立循環經濟發展機制和框架,依靠企業小循環、園區中循環帶動社會大循環,形成工業、農業和三產聯動,企業、產業和城市相互促進的循環經濟發展體系。重點推進循環經濟、旅游資源深度開發,以及『兩棚一草』改造、輸水管網改造、城市熱網改造、污水垃圾處理、城鄉綠化工程等民生項目,加大生態旅游城市建設推進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