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4日訊 現在,食用桶裝飲用水在價格競爭的趨勢下,出現『黑桶』循環使用、制造偽劣桶裝水等不規范狀況。在省政協十屆二次會議上,民盟省委呼吁:桶裝水安全問題應引起重視。
現狀調查:
偽劣水、『黑桶』充斥市場
民盟省委調查顯示,目前我省哈市使用桶裝水的家庭可達3成以上,機關單位的比例達到60%以上。制假、售假、制造偽劣水、使用偽劣桶的現象泛濫,最嚴重的是『黑桶』循環使用。市場上流通的『黑桶』大多是一些非食品級的PET料以及回收的廢舊瓶料吹制而成。這樣的水桶在使用過程中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物質,但這些『黑桶』因生產成本低廉而受到部分黑心經銷商的青睞。正規生產的質量合格水桶每只售價是20元至25元,品質好的PC桶每只40元,而這些『黑桶』的市場售價每只僅有五六元。
委員建議:
重點打擊不合格桶裝水
民盟省委建議,我省質量監督部門應加大對桶裝水的監管力度,定期、定批檢查,對每個企業的產品嚴格把關。衛生、工商、公安部門也實行監制,其中,對衛生不合格企業,責令其整改。情節嚴重並且拒不整改的,吊銷營業執照,取消其營業資格。特別是黑加工點,要堅決予以取締。對於情節嚴重、造成嚴重後果的,還要追究當事人的刑事責任。
權威部門:
多措施有效監管
對此,12日,記者從黑龍江省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獲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及規范,今年質監部門針對質檢不合格的桶裝飲用水將進行重點檢查,及時上報、披露,禁止不合格產品上市銷售,減少對百姓身體的危害。同時,對生產不合格產品的企業,將給予相應的處分,責令其改正;對問題嚴重的企業要嚴懲。同時,建立定期通報制度,在新聞媒體上,向廣大市民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