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劉野. |
東北網1月15日訊(記者杜筱 印蕾)省政協十屆二次會議15日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16位委員作大會發言。劉野委員代表九三學社省委圍繞推進我省非上市公司股權融資的對策與建議作發言。
以下是發言全文:
一、我省非上市公司股權融資存在的主要問題
目前,我省非上市公司股權融資主要有產權交易市場融資、股權私募融資和買殼上市融資等幾種渠道,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非上市公司股權融資存在的共性問題。一是股權流動性不足。大批沒有正規場外交易平臺的非上市股份制企業,只能通過拍賣、重組等方式進行股權轉讓交易,且交易對象不適合於普通投資者,只適合於機構投資者和承擔風險能力較強的個人投資者,其股權交易很難活躍。二是監管體系難以建立。無論證券監管部門還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都缺乏可靠的監管依據和有效的監管手段,廣大股東特別是分散的個人投資者無法對非上市公司行使有效的社會監督,致使其游離於政府部門監管和股東監督之外。三是經營機制不規范。由於公司發行的股票或股權證不能自由流動,廣大股民被剝奪了話語權,從而難以對公司管理層形成產權約束。把持公司經營決策權的往往是原企業制度下的領導班子,股東大會形同虛設,董事會和監事會流於形式,『內部人控制』現象相當普遍。四是股息紅利難以兌現。雖然非上市公司在招股說明書中都承諾按期分紅,有的公司還承諾了較高的紅利,但真正以現金分紅的公司很少。五是信息不對稱問題嚴重。由於非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和股權托管沒有法律強制性,許多非上市公司尚未建立起制度化的信息披露制度和財務公開制度,中小股東根本無從得知公司募股資金的使用情況、財務狀況以及經濟效益狀況。
(二)非上市公司股權融資渠道存在的問題。一是產權交易市場融資存在著融資環節分散、融資功能不完備、交易規模不大、經營范圍有限、登記托管公司數量少以及場外交易現象普遍等問題。我省產權市場近年來有了較快的發展,交易企業數量和資產規模逐漸增大,但與上海、北京、天津等地相比,差距還較大。經營范圍局限於省、市屬國有企業,中直企業不能進場交易,三資企業較少,非公有制經濟微乎其微。二是股權私募融資存在著交易方式落後、中介商業務素質低以及交易行為缺乏法律保障等問題。三是買殼上市融資存在著『殼』資源稀缺、買殼行為風險大以及買殼成本巨大等問題。
二、推進我省非上市公司股權融資的對策建議
(一)推進我省非上市公司股權融資的對策措施。一是建立統一、開放、規范、高效的產權交易市場。加快對全省企業產權市場、技術產權市場的有效整合,將有形資產、無形資產交易納入產權市場,構築我省產權共同市場,與全國重要產權交易市場聯網運行。二是嚴格執行產權交易進入市場制度。參照其他省、市的做法,在強制國有和國有控股股份公司股權登記托管的前提下,引導非國有股份公司、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合作制企業進行股權登記托管,鼓勵在我省的中央非上市公司到股權登記托管中心集中統一登記托管。鼓勵民營、外資等非公有制經濟的產權進場交易,促進市場競爭,激活產權市場。三是提昇產權市場服務功能。參照北京、上海等地的做法,豐富和完善國有資產產權轉讓以外的服務功能。開展高新技術成果的轉化業務,構建規范的、常設的國際經濟技術交流合作平臺,為境外資本參與國內企業改制重組和實施跨國並購提供系列服務;建立風險投資退出機制,為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基金的進出服務;提供企業改制和上市培育服務,清晰股權結構,理順治理結構,完善企業內部財務等各項管理制度,為企業發展和融資創造必備條件;拓展中小企業融資、股權質押融資和處置不良資產業務,建立以投融資服務為核心的綜合性公共服務平臺。四是積極鼓勵和引導有條件的企業實施買殼上市融資。制定切實可行的政策,鼓勵企業買殼上市。對成功買殼上市的企業給予不同程度的資金獎勵;對在買殼上市過程中涉及的土地變更、車船變更、房產變更及稅收遺留問題等給予一定的補貼和減免,以此來減輕企業買殼上市的成本,激勵企業努力爭取買殼上市融資;幫助企業協調、選擇優質『殼』資源,對成功收購我省『殼』資源的企業給予獎勵。
(二)推進我省非上市公司股權融資的保障措施。一是規范非上市公司管理體制。建立健全非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結構,規范組織管理制度,建立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權利相對獨立又相互制衡的機制,以完善公司產權約束機制。二是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建立健全社會誠信系統和信息系統,集合各商業銀行的客戶履約信息、稅務部門的納稅人納稅信息、行業主管部門和行業協會的企業經營信息、關聯企業的交易守信信息和股權融資信息等,提高企業信息的透明度。加強政府部門的信用監管,強化行業組織誠信與自律建設,發揮會計、審計、法律、資產評估等中介機構的監督作用,為非上市公司股權融資服務。三是進一步完善信息功能。根據我省產權市場的實際情況,制定具有特色的業務流程。遵循信息公開、交易公正、資源共享的原則,使企業能在更廣闊的范圍內發布項目信息,接受社會化監督,提高產權交易效率。四是注重專業人纔隊伍建設。充分發揮我省科研院校的作用,開設金融市場專業人纔培訓班,提高從業人員的執業水平和品德素養。加強專業人纔交流,采取走出去的方式,學習國內外資本市場先進經驗。建立科學的用人機制,創造良好的用人環境,吸引國內外專業人纔到我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