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大力實施農區工業化戰略 推動農區經濟社會快發展
2009-01-15 23:33:52 來源:東北網  作者:杜筱 印蕾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宋德新委員在大會上發言
  東北網1月15日訊(記者 杜筱 印蕾)省政協十屆二次會議15日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16位委員作大會發言。宋德新委員圍繞大力實施農區工業化戰略推動農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作了發言。

  以下是發言全文:

  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指出,當前農村改革的根本要求,就是要著力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我們認為,對於傳統農業地區,要實現這個要求,一個重大的措施和途徑,就是實施農區工業化戰略,通過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推動農區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

  一、實施農區工業化戰略的重大意義

第一、實施農區工業化戰略能夠有效解決『三農』問題。提高農民收入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核心,是重中之重。我市實施農區工業化戰略從三個方面加快了農民增收的步伐。一是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村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客觀上起到了減少農民,富裕農民的成效。二是通過龍頭企業上聯千變萬化的大市場,下聯千家萬戶的廣大農民,使農民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大大增強,很多農戶實現了訂單銷售,農產品價格相對穩定。三是隨著工業經濟的發展壯大和財政實力的不斷增強,使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得到更好落實。      
                       

  第二、實施農區工業化戰略能夠促進現代農業發展。2007年中央1號文件指出:建設現代農業就是要用現代的物質條件來武裝農業,用現代的科學技術來改造農業,用現代的產業體系來提昇農業,用現代的經營形式來推進農業,用現代的發展理念來指導農業,用培養新型農民來發展農業。我們感到,在實施農區工業化戰略中,這『六個用』的要求都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如在土地分散經營,千家萬戶小生產的條件下,很難實現『六個用』的要求。而在農區工業化的帶動下,農業的生產經營體制和機制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土地適度規模經營,新的生產經營組織不斷湧現。這些對提高農民發展現代農業理念、提高農業生產標准化程度、提高科技投入和水利化、機械化、信息化水平,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三、實施農區工業化戰略能夠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在闡述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指導思想時,明確提出要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為戰略任務。我市的農區工業化建設,不僅實現了經濟的快速發展和農民收入的增加,還為新農村建設提供了更多的物質條件。僅2007年,我市就投入資金13億元,加強了公路、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

  二、實施農區工業化戰略重點要解決的問題

  實施農區工業化戰略,要特別注重增加農民收入,避免單純抓工業項目忽視農村各業發展,為走工業化道路忽視農民、剝奪農民的傾向。要實現這些要求,重點應解決好三個問題:

  第一、要創新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形式,提高組織化程度。隨著農村生產力發展水平和農區工業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已無法適應規模化、市場化、專業化的需求,及時調整農業生產方式、生產關系,已經成為發展現代農業,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客觀要求和必然趨勢。我們應在工業化理念指導下,主要應發展四種模式:一是公司制。即龍頭企業把土地從農民手裡租過來,統一經營,農民可以在企業打工,同時具有出租人和職工的雙重身份,收入得到增加。二是股份制。農民以土地、資金等入股,組成股份有限公司,統一經營管理。三是專業合作社。生產和經營同類農產品的農民通過自願聯合組成的互助性經濟組織。四是專業協會。由農民中的專業技術能人牽頭,在農民自願互利的基礎上,建立互助合作性技術經濟組織。這四種經營方式,不但提高了農業組織化程度,而且有效地解決了農村土地合理流轉,適度規模經營的問題。

  第二、要進一步拓寬領域,發展大農業。建設農區工業化示范區,發展現代農業,必須樹立大農業、大資源理念。在拓寬農業開發領域方面,應把大力開發能源農業、材料農業、醫療農業、新環保農業、特色農業作為發展方向。在發展農業模式方面,應大力發展循環農業、工程農業、精准農業、生態農業、霜期農業、旅游觀光農業。在生產經營管理方面,應充分體現現代農業的要求,大力推進科技化、標准化、機械化、水利化、品牌化、市場化,把農產品的產能、質能、市場佔有率都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第三、要加強中心城鎮建設,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農區工業化示范區建設,需要有一個布局合理的生產要素聚集的平臺。這個平臺除了縣城以外,很重要的就是各中心城鎮。所以,我們應高度重視中心城鎮的基礎建設。積極引導資金、技術、勞力、信息、管理等生產要素向中心城鎮流動,強化中心城鎮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充分發揮其功能作用,為農村產業發展服務。應大力推進建設項目向中心城鎮延伸,投資重點向中心城鎮擴展。同時,要進一步強化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增強農村社會的保障功能,著力打造農村的投資環境和發展條件,加快農區工業化和城填化步伐。


  三、建議省委、省政府把農區工業化納入兩大平原農業綜合開發試驗區建設規劃之中,並給予高度重視

  在不久前召開的全省經濟工作會議上,省委提出了建設『八大經濟區』的經濟發展規劃構想。這是完全正確的,也是符合省情和科學發展觀要求的。但是,我們認為,在兩大平原農業綜合開發試驗區的建設規劃上,如果能把農區工業化的內容加進去,就更加符合目前我省農區經濟發展的實際。主要理由:一是按照科學發展、統籌發展的要求,規劃區域經濟發展應該全面、包容,農業經濟區不能沒有工業;二是省十次黨代會明確提出『綏化、農墾等要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建設農區工業化示范區』,這實質上是對我省農區經濟發展所做出的科學定位;三是把農區工業化內容納入農業經濟區域規劃之中,能更有力地促進農區經濟的發展,加快形成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新格局;四是農區工業化能更好地解決『三農』問題,推動新農村建設和現代農業發展。總之,把農區工業化的內容納入全省農業區域經濟規劃之中,是完全必要的,對推動我省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必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責任編輯:路雲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