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高校首招『非遺』大學生遇生源荒 參考者僅15人
2009-01-19 09:12:24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劉鳳梧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19日訊 按照招生計劃,今年首次招生的國家級特色專業——哈爾濱師范大學少數民族音樂傳承(師范類)專業招收人數為20人,可網上報名最終符合條件的只有18人,今天來到現場確認能參加專業科目學校單獨考試的僅為15人。即使這些考生通過了校考,最終究竟幾人能夠通過高考走進大學校門更是一個懸念,令這個被稱為是為培養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特色專業陷入幾乎沒有生源的尷尬境地。

  今天是哈師大藝術類招生網上報名現場確認的最後一天,該專業只有15名考生前來報名確認。這15人將參加19日舉行的專業科目學校單獨考試。根據招生計劃,該專業今年首招20人,學制四年。去年12月20日至今年1月4日,共有79名考生網上報名此專業,但經過審查最終符合報名條件的只有18人。

  根據規定,報考這一專業的考生必須是我省赫哲、鄂倫春、鄂溫克、達斡爾等少數民族聚居地的本民族考生。在校考中,考生將接受面試和纔藝展示兩方面的考核,其中纔藝展示要求考生在本民族聲樂演唱、民族器樂、民族舞蹈、民族說唱的四項表演中任選其二。

  據了解,少數民族音樂傳承專業是為了拯救我省少數民族原始音樂藝術後繼無人的危機而經國家教育部批准特設的音樂學專業,全國僅此一個。學習此專業的大學生畢業後要回到生源所在地,從事中小學音樂教育工作。

  專家調研發現,我省黑龍江流域的赫哲、鄂倫春等少數民族在自身漫長歷史發展中創造的傳統音樂文化正瀕臨滅絕,特別是以口頭傳承為主的非物質音樂文化遺產正在迅速消亡。目前,我省一些少數民族的說唱、舞蹈和民俗等近20個項目已經被列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但要真正實現『非遺』保護與傳承任重道遠。

  據哈師大音樂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陶亞兵教授介紹,校方也曾擔心過生源可能不足,為此還曾與當地招考部門通過各種方式在少數民族聚集地進行過宣傳,但報名考生如此少還是讓人始料不及,更說明『非遺』保護與傳承工作顯得尤為迫切。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