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20日訊 近日,200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新鮮出爐,今年高考考綱與去年相比有何變化?今年高考各學科的特點是什麼?是否會體現新課改的理念?19日,本報記者對哈三中數學、語文、外語、生物、化學、物理、政治、地理、歷史九大學科的高三把關教師進行了采訪。
語文 注重檢測五種能力解讀教師:高三語文備課組組長何春梅
今年高考語文的《考試大綱》以知識考查為基礎,突出能力檢測。
語文考綱從考試性質、考試能力、考試內容和考試形式四個方面作了概要說明和具體規定。《考試大綱》中在『考試能力要求』中規定了高考語文要求測試的五種能力、五個層級。吃透這一部分的內容,可以使考生從總體上對考試要求有一個清楚認識,有利於考生從宏觀上把握命題原則,明確復習應考的指導思想。注意不要輕視『識記』,足夠的知識積累很重要,還要從良好習慣的養成入手,重視基本技能的訓練,培養理解、表達等能力。
新課程改革的精神在這幾年的高考中已有所滲透,今年的高考也會從一些細微之處加以體現。所以考生在進行知識儲備的基礎上,要注重培養語文學科的素養,注意關注時事新聞,關心自己和周圍人的生活。
遵照考試內容的規定,考生可將文言文翻譯、古詩鑒賞和現代文閱讀做重點難點來訓練。
數學 偏冷知識不容忽視解讀教師:高三數學組呂國勝
數學關注的解答題類型目前主要包括:第一,平面向量、三角函數;第二,概率(分布列)與統計(直方圖);第三,空間向量、立體幾何;第四,函數、導數綜合;第五,解析幾何;第六,數列或不等式與函數或解析幾何的綜合。高考重視考查數學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突出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數學思想方法的考查。
近年來數學高考總會考到一些偏冷的基礎知識,例如正態分布,而這往往導致考生丟分。數學學習不能放松基礎,否則小知識會丟大分。除平時攻克不熟悉的知識點外,還應該將課本中的基本知識、概念、定理進行整理、理解,做到不看書也能熟練復述書中基本概念。
答題規范性是後期復習的重點之一,考綱明確規定計算題、證明題和應用題,解答必須寫出文字說明、演算步驟或推證過程。但不少學生求快,忽略了不少步驟,結果丟分。當不清楚哪個步驟是得分點時,不妨詳細寫出演算過程。
英語側重語言的實用性解讀教師:高三英語備課組組長張莉
今年《考綱大綱》注重基礎,側重語言的實用性,強調語言在語境中的應用。同時,重視對學生語言理解能力的考查。考生研究考綱詞匯時要全面,要綜合掌握詞匯的多層意義和注意舊詞新意。
針對今年的考綱,考生在復習時要以練為主,在練的過程中應精選習題,練習解題技巧。應將近五年的高考題認真地練習,注重語言的交際能力的練習,側重基礎避偏難,知識分布盡量全。
政治考試范圍略有調整
解讀教師:高三政治組孫成剛
今年《考試大綱》政治部分最大的特點就是穩定。今年的高考政治考試范圍中,政治常識部分由去年的『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調整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三部分內容。對於這一考點,考生不僅要依據教材對知識進行系統梳理,還要結合社會熱點和本年度國家的相關政策精神進行深刻思考。復習中做好以下兩方面:
抓綱:吃透《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對其所列的考點(知識點)准確掌握,注意《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的細微變化。
務本:將課本知識全面地復習,以牢固熟練的基礎知識應高考之千變萬化。
歷史注重考查主乾知識
解讀教師:歷史教研室主任孫少萍
今年歷史《考試大綱》是以平穩的方式向新課改過渡,對學生應掌握的知識和能力要求保持不變,符合高考對於選拔人纔的能力的要求。高考題的難度更多體現在知識的運用和能力的要求,今年考生的復習重點不要放在知識點的漫無邊際挖掘上,而是注意提高主乾知識的運用水平上。
因為高考試題考的是對歷史概念的本質、歷史事件的本質的理解,並依據自己的理解運用掌握的史實解答問題。所以,考生在掌握教材的內容時,不可割裂歷史事件之間的相互聯系,要注重把握歷史的階段特征和基本線索,進而認識在歷史發展過程中起主導作用、體現歷史進程本質的主流。
地理修正世界地理分區
解讀教師:高三地理備課組組長王曉峰
今年地理《考綱大綱》在『世界地理分區』的考點中,修正為『歐洲東部和北亞』,2008年表述為『歐洲東部和北歐』,修正後就與教材對應上了。
復習中,考生應在教師指導下對主乾知識進行梳理,考生應熟練掌握五大地理規律:地球運動規律、大氣運動規律、地殼運動規律、水體運動規律、地理環境的分異規律。准確運用四大區位理論:即農業、工業、城市、交通區位理論。
圖像考查是地理高考題的主要特征,所以考生要學會運用經緯度、海陸輪廓形態、地形、河流分布及政區邊界等方法進行區域定位,提高讀圖能力。同時,適當滲透社會熱點,如汶川地震、北京奧運、航天基地、滬寧杭和環渤海與珠三角三大經濟區、中東地區、美國金融危機等熱點和焦點地區。
物理
與實際生活相聯系
解讀教師:高三物理組靳秋
今年物理高考將體現新課程理念的知識考查,因此考生復習不能脫離考綱和課本,做到以不變應萬變,同時注重與實際生活相聯系的一些物理知識的應用。考生今後復習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以建立知識體系為主。物理考查以力電為主,高考試卷上能考查的知識有限,但主乾知識的考查比重很大,抓住這部分就抓住了得分的關鍵。
考生應加強提取信息能力的訓練。例如可以從題目提供的圖像、圖表中提取相應的信息用來解題。
考生應突出實驗創新能力的訓練。一些聯系實際的實驗題和信息題的考查是體現新課程理念的途徑之一。
考生應重視應用數學知識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訓練。近年來,高考物理試題中對數學知識的要求不斷提高的現象應引起考生的注意。
生物
考查140個知識點
解讀教師:生物組組長、特級教師張彩波,高三生物備課組長陶久臣
今年生物《考試大綱》體現『注重基礎、突出能力』的特點。內容考查范圍:約140個知識點和17項實驗,這些考試內容涉及到必修課的2本書和選修課的內容,其中書上的小字部分和選修教材的選學內容不作要求。『水和無機鹽平衡的調節』和『放線菌』這兩處知識雖然在正文中出現,但考綱不作要求。
考綱要求考生具備理解能力、實驗與探究能力、獲取信息能力、綜合應用能力。
化學
對實驗能力要求高
解讀教師:高三化學備課組組長宋延東
2009年考綱化學部分在個別文字上有所微調。如:2008年大綱中要求『了解物質的分子、原子、離子、元素等概念的含義』改為『了解物質的分子、原子、離子、元素等概念』。
今年的《考試大綱》體現出平穩地向新課程過渡的趨勢。如在『化學實驗』這部分的考查中,仍保留近幾年在全國理綜化學測試中並不多見的『繪制典型的實驗裝置圖』、『實驗室一般事故的預防和處理方法』和『設計或評價實驗方案』。這幾部分與新課程開篇『從實驗學化學』以及化學選修《實驗化學》聯系緊密。但這幾部分對考生的實驗能力要求較高,考查的設計和答案的評定上難度較大,從這幾年的題目上看難度不會太大,只是體現出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的一個趨勢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