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22日訊 隨著春節臨近,連日來哈爾濱市街路上出現了大范圍的堵車現象,局部路段甚至出現交通癱瘓的情況。雖然哈爾濱市交警部門全員上路疏導交通,但龐大的車流依舊舉步維艱。為何近年來哈爾濱市節前堵車形成了慣例,記者采訪了哈爾濱市交警部門相關負責人。
原因一:薄冰路面濕滑
近段時間,哈爾濱市相繼多次降雪,而且降雪頻率較為集中,降雪量明顯高於去年。受此影響,哈爾濱市多數街路存在上一場雪還沒有完全清理乾淨,下一場雪又將路面全部覆蓋的情況。雖然大部分積雪被清理,但路面上卻形成了一層薄冰,加之車輛都在使用乙醇汽油,排出的水汽較多,也在路面上形成了一層冰,這也直接造成市區部分街路機動車行駛緩慢、通行速度明顯下降、路口及坡路車輛大量聚集的現象。
原因二:機動車超飽和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車的增長也在給交通不斷『添堵』。近年來,哈爾濱市機動車保有量迅速增長,截至2008年底,市區擁有機動車近50餘萬輛,僅2008年就新增機動車8萬餘臺,比2007年提高了13%,使得哈爾濱市一些主乾街路的交通流量處於飽和或超飽和狀態。這一問題在夏、秋兩季表現得不是特別明顯,但隨著冬季的到來,纔逐漸凸顯出來。以省政府廣場為例,該廣場設計通行能力是每小時0.8萬輛,但目前該區域流量已達每小時1.2萬輛;松花江公路大橋的設計通行能力為0.4萬輛,目前已經達到每小時近0.6萬輛;鴻翔路環島、公濱紅旗環島、新康環島設計通行能力為每小時0.3萬輛,目前均已達到每小時0.7萬輛以上。
原因三:外地車集中來
每年春節前,哈爾濱市總會出現規律性的交通擁堵,其主要原因就是機動車數量的突然增加。特別是今年,元旦與春節之間相距較近,加之哈爾濱市即將舉辦第24屆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來哈爾濱市走親訪友、觀光旅游、節日購物的明顯增加。據統計,近一時期,哈爾濱市每天都有近5萬臺非哈籍的外地車輛在哈爾濱市路面上行駛,這使得本已十分擁擠的城市交通更加擁擠不堪。此外,多數非哈籍車輛因不熟悉道路及路況,存在邊開車邊找路的現象,這也是造成交通擁堵的原因之一。
原因四:司機爭道搶行
每當出現堵車現象,就會給大多數駕駛員帶來煩躁的駕車心態,一些駕駛員便會爭道搶行,而這樣反而影響了整體的交通通行能力。
近幾天,交警通過電子監控系統觀察發現,在哈爾濱市市區一些無人看管的路口和路段,爭道搶行、違法停車、隨意下道等人為造成道路擁堵現象的比比皆是。此外,哈爾濱市僅2008年就有近10萬人考取了駕駛證,這些人當中較大一部分冬季駕駛車輛經驗不足,路況不熟、車行緩慢、事故高發等問題在這些人身上普遍存在,這也直接引發了道路交通的擁堵。
原因五:事故一天千起
由於節前哈爾濱市主乾道上的車流量基本都達到超飽和狀態,一旦有一臺故障車輛和事故車輛停在路中間,將造成整條街路甚至『連累』周邊街路都出現大堵車。因為天氣寒冷及道路濕滑,經常會有一些故障車輛在路中央拋錨,特別是一些公交車,由於車體龐大,佔用大幅路面,致使其他車輛無法正常快速通行,嚴重影響了行車速度和通行質量。
此外,雪後道路交通事故頻發也是導致行車不暢的主要原因。一些車輛因發生刮蹭或追尾事故,停留在事故現場等待事故民警出警及保險公司出險,使得本不寬敞的街路變得更為狹窄。據統計,近段時間的降雪天氣,導致哈爾濱市每天發生的交通事故達到一千起左右。
原因六:設施不夠『智能』
記者從哈爾濱市交警部門獲悉,與2000年相比,哈爾濱市路網交通流量增長了近4倍,市區大部分道路已經顯現出交通擁擠的態勢,雖然交警部門已經在全市增設了400多處交通信號燈,但其中80%的信號燈為單點定周期模式,不具備多時段和協調控制的功能。目前,哈爾濱市只有學府路、花園街、宣化街等道路實現了交通信號協調控制系統。隨著交通流量的迅猛增長,單點式信號燈的固定化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交通需求,形成新的交通節點,急需進行改造。交警部門介紹說,如果信號燈具有交通流量智能的功能,那將為緩解交通擁堵提供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