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43歲黑龍江法官楊春雨因公殉職 『人民法官』口碑高
2009-01-22 20:53:54 來源:東北網  作者:唐鳳偉 張萬忠 雷蕾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22日訊 題:人人都誇他好脾氣好業務 43歲黑龍江好法官楊春雨因公殉職 

  唐鳳偉 張萬忠 記者雷蕾

  黑龍江省望奎縣法院立案庭副庭長,在北京奧運會的最後一天上午10時左右,在首都北京,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走完了他43歲的人生。噩耗傳來,望奎大地為之震驚,縣委副書記、法院院長等領導當天下午便趕到北京,問詢詳情,料理後事;上級法院為之牽動,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馬先蘭立即前往,探望撫慰、獻花吊唁。在惋惜和感傷中,我們追尋楊春雨的腳步,看到的是他用『矛盾』的人生,為『人民法官』四個光輝的大字作出了最完美地詮釋。

  熱忱中的淡漠

  『從來就沒見過楊春雨對當事人發過火,不管多「嚼牙」的當事人,他都耐心接待。有的當事人情緒激動時罵人,他也只是自己生悶氣,不和當事人拌一句嘴,不少當事人最後自己都覺得不好意思,反過來向他道歉。』同事們說的最多的是楊春雨的『好脾氣』。楊春雨也是七尺男兒,哪能一點脾氣沒有?楊春雨的『好脾氣』正是來自對人民群眾的愛,有了這種愛,纔能有滿腔熱忱。

  去年4月,小劉和小張兩口子吵吵嚷嚷地鬧到法院,非要離婚不可。楊春雨在審查立案時了解到,倆人是自由戀愛結婚,雙方感情基礎較好,因生活上一點瑣事,誰也不讓著誰,雙雙賭氣來到法院,還拿出協議要求調解離婚。楊春雨沒有立即答應他們的立案要求,而是讓他們『打道回府』,三十天後再來找他。過後,楊春雨一次次地給小劉、小張打電話,苦口婆心地勸他們相互體諒,一而再,再而三地勸說,小倆口消了氣,第四天,兩人有說有笑地找到楊春雨,楊春雨一看這架勢,知道小倆口和好了,開玩笑地問小劉:『還離不離了,要離現在咱就辦!』小劉不好意思地說:『還離啥啊,這不是感謝你來了!』同事們說起這件事很有感慨:『象這樣的離婚案件,一般法官也知道「冷處理」,可是,「冷處理」後又一遍遍主動打電話勸解,如果沒有對人民群眾的熱愛,肯定做不到這點。』

  說起楊春雨對當事人的熱情,望奎法院乾警如數家珍。時任立案庭庭長、現任辦公室主任的柳路說起這樣一件事:楊春雨在接待一位當事人時,當事人突然發病,渾身抽搐,不醒人事,他急忙找來車,親自將當事人送到醫院救治,並墊付了醫療費,由於搶救及時,病人很快脫離了危險。事後,這位當事人和家屬一同來到法院,當面致謝。

  楊春雨對人民群眾一腔熱忱,可對名利卻很淡漠。他1985年進入法院工作,1994年由於工作業績突出被提撥為行政庭副庭長,和他同期進入法院工作的7位同志,他是最早被提拔為副庭長的人之一,自那以後他就『原地踏步』了,每次競爭上崗時,不少同事都說,以你的資歷、能力和水平,只要你爭,肯定沒別人的,可他說:『咱們基層法院領導職數少,我老早就是副科級了,還是把機會讓給別人吧。』一讓再讓,結果有四位給他當過下屬的法官,現在都成長為中層正職領導了,他依然是個中層副職乾部。2004年,他再一次被推舉為優秀公務員,得知這個消息後,他主動找到院領導,把優秀公務員稱號又『讓』給了別人。

 

  節儉中的奢侈

  楊春雨在法院工作,愛人在當地煙草公司上班,倆人都屬工薪階層,上有老,下有小,家裡算不上寬裕,但也不太緊巴,可是,楊春雨的節儉卻在全院出了名:一雙皮鞋能穿上七、八年,一年四季就那麼幾件衣服,平時最常穿的就是制服。同事張麗說,孩子小學畢業前,從來沒出過遠門,楊春雨打算孩子小學畢業時領她到大城市旅旅游,長長見識,盤算來盤算去,終於下了決心。同事們以為怎麼也得到北京、上海,最不濟也應該到大連啥的,一打聽,卻是到哈爾濱。有的同事笑他:『從望奎到哈爾濱車程不到三個小時,你可真能唬弄孩子!』

  身為法官,楊春雨也有『條件和機會』不過節儉的生活。他在審理一起荒山承包經營權糾紛案件時,被告一方認識楊春雨的外甥,便托其外甥找到他,給他送來價值不菲的禮物,他告訴外甥:『你把東西拿回去,案子我不能不依法裁判。』氣得他外甥摔門而去。

  楊春雨也有『大方』的時候,四川發生地震,他踴躍捐款;遇到生活有困難的當事人,他慷慨解囊,或者買餐飲,或者買車票。當然,最『奢侈』的還是他購買業務書籍,不管到什麼地方,他最喜歡去的是書店,看到自己或是同事用得著的法律業務書,不管價錢高低,他都捨得花錢。


 

  閑靜中的忙碌

  『楊春雨絕對是一個好丈夫,他下班就回家,除了單位,基本哪兒也不去。』望奎法院的女乾警說到楊春雨,有她們自己的視角,那就是家庭。楊春雨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妻子賢淑,孩子懂事,老人慈愛,沒啥讓他費心的,妻子把一切料理得井井有條,他處在一種『閑靜』的狀態,他也樂得過著院裡家裡、家裡院裡這樣兩點一線的簡單生活。

  可是,在工作、學習上,他就沒那麼『閑靜』了。望奎法院院長杜廣偉介紹:『我是今年從外地法院調任望奎法院當院長的,平時就在院裡住。晚上只要我在院裡,就能看到他辦公室亮著燈,我每次去他辦公室,他不是整理材料,就是翻閱卷宗。我看到他實在太忙碌,怕他累壞了身體,每次都是拽著他,他纔跟我打一會兒乒乓球。』

  這次望奎縣有關部門組織人員到北京接訪,點名叫法院的楊春雨去,認為他業務好,人實誠,用著放心。楊春雨前幾年得過輕度腦血栓,自己又有高血壓、心髒病,一直服藥,但他瞞著領導,二話沒說,打點行裝就上了路。他白天接訪,晚間還要綜合情況、整理材料、向相關部門、領導匯報,忙得一點空兒都沒有,在北京讀書的妹妹多次來電話要去看他,他都因工作太忙未能讓妹妹如願。在北京期間,他總是第一個到達接訪點,最後一個回到駐地,冒著酷暑堅守崗位。接訪點附近就有大商店,裡面清涼舒適,可他從不踏進一步。在他去逝的前幾天,他已經感到身體不舒服,組織上要換他回來,他考慮別人來不熟悉情況,又增加費用,婉拒了組織的照顧。

  獨處中的和睦

  『楊春雨就好象生活在上個世紀』,這是望奎法院全體乾警的共同感受。望奎法院研究室主任張萬忠說:『春雨沒什麼愛好,不會打麻將,不會打撲克,唱歌、跳舞更不行,連舞廳在哪、裡面是什麼樣子他都不知道。他好靜,好獨處,平時話不多,比較低調,幾乎沒什麼社會上的朋友,喝酒、聚會這些熱鬧的場合從來找不到他。他唯一的愛好就是看書,鑽研業務。』

  楊春雨的業務好是出了名的。2002年,黑龍江全省法院開展業務大比武活動,時任望奎法院立案庭副庭長的楊春雨代表本院參加立案審查項目的比賽,初賽時奪得全地區法院魁首,復賽時代表地區法院到省法院參賽,又不負重望,取得全省法院立案審查項目的第一名,被省法院榮記個人二等功。楊春雨在民庭、行政庭工作期間,所審理的民事、行政案件,無錯案,無更審改判案件,無上訪纏訴案件。1999年到立案庭工作以來,審查立案3000多件,沒有一件發生立案錯誤。負責信訪接待工作後,十幾件多年的信訪積案在他的努力下,當事人罷訪息訴。

  楊春雨雖然好獨處、好靜,卻不乏對同事們關愛體貼,誰家有個大事小情,他總是跑前跑後;同事們工作晚了,趕不上飯時,他就請大家到小飯店吃上一口熱乎飯菜;同事有叫不准的業務問題請教他時,不論他怎麼忙,都會耐心細致地解答。他雖然年齡在院裡不是最大,卻象個穩重厚道的老大哥,讓乾警們信賴敬服,乾警有什麼心裡話也願意和他說,大家處得十分和睦。

  得到楊春雨去逝的消息,全院乾警無不感到悲慟。8月27日,英雄魂歸故裡,沒有人提議,沒有人組織,望奎法院全體乾警自發地來到望奎縣界,肅立在公路兩側,迎接他們的好同事、好大哥回家。靈車過處,淚雨滂沱,審監庭庭長、給楊春雨當過書記員的馬軍,望著楊春雨的遺像念叨:『楊庭長,我腿腳不好,走道一瘸一拐的,我這麼個殘疾人,真想能替你去死啊!』話語未落,這位漢子以手掩面,泣不成聲。

  楊春雨,正是用『矛盾』的人生,有所為又有所不為,以堅強的黨性、高尚的人格和無私的奉獻,演繹了新時期法官應有的自省自勵、自愛自尊;正是用如歌的生命,詮釋了『三個至上』司法理念,贏得了人民群眾的擁戴。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路雲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