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23日訊 2009年,全省工業經濟主要預期目標是: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以上;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800億元,增長35%以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5%以上。
開展『百日攻堅保增長』活動
受金融危機影響較大的能源、裝備、石化、冶金等行業,要千方百計遏制下行趨勢保增長。能源工業,大慶油田在確保原油和天然氣4000萬噸油氣當量產量不變的前提下,加大外圍小油田的開發力度,加快油頁岩中試基地建設。煤炭工業要確保國有重點煤礦產量不下滑。電力工業要加大南送力度,擴大用電銷售。爭取能源工業增加值不低於或略高於2008年水平等。
哈鍋又簽核電新項目。邱惠玲記者蘇強攝
有增長潛能的食品、醫藥、建材等行業要抓住機遇,采取積極有效措施,抓增量保增長。食品工業,要培育壯大糧食、畜產品、綠特色食品加工三大主業,力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100億元以上,同比增長20%以上。醫藥工業,要加快企業結構調整、細化社會分工、整合存量資源,培育大企業集團,促進優勢企業發展。同時,加大俄羅斯、韓國、印度等國外市場的開發力度,向國外市場要增量,確保主營業務收入、利潤同比增長20%以上。冶金工業,重點推進西鋼1080高爐、建龍20萬噸無縫鋼管重點項目建設,擴大建築用材市場空間,今年增長不低於全省平均水平。
推進100項億元以上項目建設
推進重點行業結構調整。按照國家實施鋼鐵、汽車、造船、石化、輕工、紡織、有色金屬、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等九個支柱產業振興規劃的要求,圍繞我省具有比較優勢的裝備制造、石化、食品、冶金、建材、輕紡等行業,編制我省相關行業振興規劃,建立項目庫,加快謀劃一批結構調整重大項目,爭取我省更多的項目能列入國家支柱產業振興規劃。全力推進100項投資億元以上重點項目建設。
佳木斯煤礦機械有限公司加大技術改造。記者邱成攝
加快培育新興產業。加快航空航天、生物產業、電子信息、新材料等新興產業發展,重點抓好哈航集團Z15直昇機和Y12F運輸機、哈藥生物工程基地及生物疫苗產業化、移動終端(MID)、虛擬鐳射鍵盤、砷化鎵單晶片及拋光片、藍寶石深加工等10個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采取上市、信用擔保、引入風險投資等形式搭建投融資平臺,拓寬項目融資渠道,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
促進產業集群化發展。圍繞汽車、重大裝備、煤化工、食品、木材深加工等優勢特色領域,重點培育哈爾濱平房汽車零部件園、綏化和雙城食品工業園等一批專業化工業園區,加大政策資金扶持力度,擴大一批新型工業化示范園區的產業集聚和輻射效應。
培育20戶一流企業技術中心
抓好企業技術中心培育。制訂發展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激勵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培育20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和超前研發能力強的企業技術中心。新認定一批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力爭2009年達到100戶以上。
銀行為哈飛航空插上『翅膀』。尤志強記者郭俊峰攝
抓好新技術、新產品的開發。力爭在核電、風電、航空航天、生物醫藥和新材料等領域關鍵技術攻關取得進展。加快裝備制造、能源、精細化工、食品和環保等領域的技術引進和消化吸收再創新。加大新產品開發力度,力爭全年開發省級以上重大新產品100項。
推進產學研聯合,重點推進20個產學研合作項目的實施。
建好循環經濟試點園區
抓好節能管理和資源綜合利用。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繼續抓好牡丹江國家第一批循環經濟試點園區,使其成為國家示范園區。認真抓好伊春朗鄉林業局、龍煤集團雞西分公司等第二批國家循環經濟試點。以企業和園區為載體,探索建立重點耗能行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和重點資源循環利用體系。抓好高耗能、高污染行業清潔生產審核工作,對排放超標、超過控制總量、使用有毒有害原材料以及未完成減排任務的企業實施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