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新華網]春節期間哈爾濱市擴大救助困難群體范圍
2009-01-26 09:42:24 來源:新華網  作者:勿日汗 曹霽陽 曹國廠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新華網呼和浩特1月25日電 (記者勿日汗 曹霽 陽曹國廠) 25日是中國農歷除夕。家住呼和浩特市賽罕區榆林鎮的低保戶溫都蘇,按照蒙古族吃手把肉除舊歲的習俗,煮了一鍋香噴噴的羊肉,全家一起度過這段難得的歡樂時光。

  這是這個每天都要為一家三口柴米油鹽犯愁的家庭,近幾年吃到的少數幾次真正意義上的手把肉。

  『過去幾年過年也會煮羊肉,但那是肉食店剔完肉剩下的羊骨架……』溫都蘇向記者訴說自家清貧的生活。這位45歲的農民,妻子患有嚴重的心髒病,孩子正讀中學,全家主要靠他在外打零工掙點錢,除夕夜的一頓手把肉對他們來說是個奢侈。

  當地民政部門看到他的困難,把他納入到低保范圍。前兩天,他驚喜地發現,領低保金的銀行卡上又多了100元。

  為確保困難群眾過一個歡樂祥和的春節,中國政府在節前為城鄉困難群眾發放了一次性生活補貼。另外,溫都蘇所在的呼和浩特市賽罕區政府,為轄區困難群眾送去米、面、油等過節慰問品的同時,還籌集資金給他們發放每人200元的生活補貼。

  根據內蒙古自治區民政廳的安排,截至1月24日,214萬困難群眾領取了2.62億元的生活補貼。

  在遭遇去年的百年罕見之災後,面對全球性金融危機的蔓延,中國各地紛紛擴大對困難群體的救助范圍,加大對困難群體的救助力度。特別是在傳統佳節來臨之際,中央政府向困難群體發放的90億元『大紅包』和各地紛紛推出的救助措施,為困難群眾過上一個祥和幸福的春節提供了物質保障。

  今年春節前夕,中國東北哈爾濱市的最低氣溫降至零下二十五六攝氏度,人們都在感嘆天氣寒冷。換作從前,獨自帶著小孫子生活的吳清鳳一定會為節日發愁,她年事已高又生活困苦,實在難有過節的心情。但今年她盼著除夕早點兒來,因為民政局和社區的乾部會來她家包餃子,陪她一起過個熱鬧年。


   80歲的吳清鳳盤腿坐在床上,時不時地咳嗽,這是北方很多老人都患有的氣管炎。6歲的陽陽聚精會神地看著電視裡的動畫片,偶爾自言自語。

  祖孫二人並無血緣關系。陽陽是吳清鳳多年前領養的兒子所生,兒子出去謀生,留下一老一少艱難生活。

  今年春節前,他們領到了哈爾濱市向困難市民發放的300元錢,區民政局為老人送來了水果和毛巾、牙刷等日用品,還發放了150元購物卡,可以買到低於市場價的商品。

  為滿足今年春節期間城鄉困難群眾基本生活需要,黑龍江省下撥了20.14億元專項補助資金。

  現年57歲的李永利家住河北省獻縣南河頭鄉東丁樓村,因18歲的女兒李文娜和15歲的兒子李文博從小下肢癱瘓,長年臥床用藥,妻子下肢也行動不便,使李永利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因為不能走動,李文娜和李文博姐弟倆很少能接觸到外面的世界。李文博從小喜歡泥塑,起初是用普通的泥團和一把自制的簡單刻刀,根據小朋友送他的小學美術課本臨摹人物、建築、花鳥。父親每次從田裡回來給他捉上一些昆蟲、小動物,他也模仿著雕塑。

  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李文博雕刻出許多栩栩如生的泥塑。除了這些泥塑,家裡一臺小小的黑白電視機就成了他倆獲得外界信息的唯一渠道。那臺黑白小電視機因年久破舊,經常出故障看不到畫面。但僅靠10來畝地養家的李永利沒錢給家裡換新彩電。

  今年春節前,河北省政府部門和社會各界組織送溫暖活動時,李永利家除了收到新棉衣、米、面、食用油等日常用品外,還收到了一臺29英寸彩色電視機,李永利再也不用為孩子看春節聯歡晚會的事發愁了。

  『有了這臺新電視機,我們就能看到外面彩色的世界了。』15歲的小文博摸著嶄新的大彩電說,『以後我和姐姐就不用光靠著想象去畫畫、雕刻泥塑了。』

  記者從河北省民政廳了解到,河北省向城鄉困難群眾發放了一次性生活補貼,截至1月21日,總金額超過了4億元。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