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哈爾濱1月28日專電 從年三十到正月初二,哈爾濱市南崗區紅旗鄉一直熱鬧非凡,這個有著眾多滿族群眾聚居的地方,有著別樣的春節氣息。
這裡的人們在節前就用面粉、雞蛋、芝麻等多種材料做成了滿族的傳統糕點『薩其瑪』。除了對聯以外,村民們還要用五色紙雕刻成『掛錢』——一種像小旗子的張貼紙,掛在房前屋後,以示新年有錢花。除夕之夜,村民有『接神』的習慣,有的人家還點燃香火,在門口掛門神,以示驅邪避鬼之意。
從年三十至正月初五,滿族人都喜歡吃餃子。捏餃子也叫『揣元寶』,包餃子時要把幾枚硬幣和糖果放到餃子裡。誰要是吃到硬幣,就預示一年不缺錢花;誰要是吃到糖果,就預示著一年中福氣不斷。除夕夜,全家人要聚在一起『揣元寶』,並在院裡點燃一堆篝火,在放鞭炮的同時,把幾個餃子仍到火堆裡,預示新年日子紅火,好運不斷。
除了『揣元寶』以外,滿族村民在正月初一這天還要在家族中互相拜年,還有大人給小孩壓歲錢、晚輩給長輩磕頭的習慣。
近幾年,從前滿族人常玩的耍『嘎拉哈』(用豬、羊、牛等膝部做成的骨制玩具)又重新回到群眾當中,許多人從這種古老的游戲中尋找到往日的樂趣。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