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哈爾濱1月28日電 劈劈啪啪的爆竹聲是傳統的新春佳節裡必不可少的伴奏音。記者在哈爾濱市采訪時注意到,往年頗為搶手的『大塊頭』煙花爆竹有失寵的跡象,市民們今年更青睞那些小巧、溫和的品種。
哈爾濱市道裡區經緯街上一個臨時煙花爆竹銷售點的業主對記者說,去年春節前的幾天時間裡,價格在七八百元的大型煙花每天都能賣出去好幾個,今年一共進了2個,可是眼看著已經正月初三了,還有一個壓在手裡。『來買貨的人並不少,但是買小件的多。』這位業主說。
幾位在比較繁華的中山路上擺攤的業主也深有同感。一位業主說,今年的營業額比去年下降了不少,前來購買20元至40元之間小掛鞭炮的顧客最多。中山路上一居民小區裡正在進行清掃的工人說,今年的鞭炮紙屑垃圾也比去年明顯減少。
在接受記者采訪的一些市民中,反映今年購買煙花爆竹開銷少於前幾年的約佔半數。問到原因,市民孫會勇說:『經濟方面的因素是次要的,主要還是考慮到安全、實用,畢竟放鞭炮就是為了圖喜慶和吉利,小型精致的品種更符合安全需求。』
市民魏雲清說,今年家裡買鞭炮共花了100多元,去年花了200多元。他說,以前大家購買和燃放鞭炮有相互攀比的心理,比誰花錢多、誰的個頭大、誰的聲音響,現在消費更趨於理性了。除了節約和安全之外,環保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少燃放一些「大塊頭」的煙花鞭炮,可以減少污染,有利於保護空氣質量。』(范迎春)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