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3日訊 春節過後,如何處理壓歲錢成了家長和孩子的熱門話題。『收了多少壓歲錢?』『壓歲錢到底該怎麼花?』近日,本報『家長熱線』隨機對百餘位家長和孩子進行調查發現,七成家長給孩子的壓歲錢數額在100元至500元之間,個別家長給了上千元。不少孩子表示,自己的壓歲錢咋花希望能夠自己做主。
調查:春節壓歲錢最少100元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春節過後,許多中小學生成了『小富翁』。『100元、500元、1000元……』握著手裡嶄新的百元大鈔,五年級小學生趙銳喜上眉梢。他告訴記者,他和同學交流過,如今大人給壓歲錢最少也是100元,一般都是200元,稍微多點兒的就是500元了。他今年收到的最多的一份壓歲錢是爺爺、奶奶給的1000元。
記者隨機對百餘位家長和孩子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七成市民給孩子的壓歲錢在100元至500元之間。隨著人們收入的提高,千元壓歲錢也頻繁出現在春節壓歲錢的行列中,大額壓歲錢多出現在高收入家庭,佔調查人數的10%左右。家住河松小區的趙大娘給孫子包了一個5000元的大紅包。趙大娘說,孫子讀的是私立學校,一年學費就要6000元,這壓歲錢是給孫子交學費的。
家長:壓歲錢該『瘦身』了
『姑姑也太摳了,就給了100元壓歲錢。』初二女生樂樂說,大年初一,她高高興興地去給姑姑拜年,拿到了姑姑給的紅包後,她用手一捏,心想:『咋這麼薄呢?』於是,她立即跑到衛生間,打開紅包一看,只有100元錢。
樂樂說,過年時她不願意到爺爺、奶奶家,因為他們都很摳門兒,壓歲錢給得少。她最願意去姥姥家,因為在姥姥家可以收到更多的壓歲錢。
不少市民表示,過年給壓歲錢是一筆很大的支出。『單位的獎金少了,給孩子的壓歲錢卻不能少。』家長周先生坦言,過年除了要給自己孩子壓歲錢外,還要給朋友的孩子壓歲錢,假如給得太少,面子上過不去。細細算來,過個春節,光壓歲錢就要支出三四千元,對於工薪階層的家庭來說,實在是有點吃不消。
許多家長表示,給孩子壓歲錢本應是一種祝願,不能以錢的多少來衡量,可如今的壓歲錢有些變了味兒,孩子給長輩拜年只是為了要壓歲錢,朋友之間也以給孩子壓歲錢為名變相送禮。在本次調查中,超過六成的家長希望給壓歲錢『瘦身』。
孩子:壓歲錢咋花想自己做主
正月初四,上小學五年級的松松和媽媽一起來到家附近的工商銀行。松松要自己開個賬戶,把今年收到的3000元壓歲錢存起來。松松告訴記者,往年收了壓歲錢後,總是在第一時間被媽媽沒收,今年他早早就和媽媽商量好,壓歲錢要自己做主,第一次掌管這麼多錢,還真有點心驚膽戰。在媽媽的建議下,松松把壓歲錢存進了銀行,這樣既可以拿到利息,又不用擔心錢會被弄丟,真是一舉兩得。看到自己的第一本存折,松松有些愛不釋手。
許多家長表示,錢放在孩子手裡,他們不放心,因此,他們不得不和孩子『斗智斗勇』,想方設法把孩子的壓歲錢『騙』到手。『孩子大了,心眼兒也多了。』10歲男孩軒軒的媽媽說,孩子小的時候不怎麼認錢,收到壓歲錢以後,很自然地就交到家長手裡。可今年春節前,軒軒就和媽媽商量,想自己支配壓歲錢,還做出了『消費計劃』。最後,在同意軒軒留下500元自由支配的前提下,軒軒纔不情願地把剩餘的錢交給了媽媽。
許多孩子表示,他們希望自己支配壓歲錢,想用壓歲錢買平時家長不給買的東西,花自己的錢乾自己喜歡的事。
專家:盡早放權培養孩子財商
春節期間,長輩們的『大方』讓孩子們手裡的壓歲錢越來越多,不少家長開始猶豫,壓歲錢是否該讓孩子自己支配。如果讓孩子隨便花,擔心他們會隨意揮霍;如果收回,又怕孩子不樂意,跟家長鬧矛盾。
家庭教育專家林淑琴建議,孩子收到壓歲錢後,家長應及時放權,陪孩子到銀行開個專用賬戶,幫孩子打理壓歲錢;把每年積攢的壓歲錢用於孩子在學習上的各種支出,比如學費、書費等。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別忘了及時向孩子傳授理財知識,比如到銀行網點開戶、存款時,要讓孩子了解存、取款的基本流程,了解如何計算存款利息;買保險的過程中,家長應讓孩子了解購買保險的知識,理解保單的基本內容;買基金時,家長應教孩子如何使用網上銀行和基金交易技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