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6日訊 5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杜宇新到道外區團結鎮紅光村進行調研。杜宇新指出,作為全省新農村建設重點示范村之一的紅光村,新農村建設應該有所創新,要按照城鄉社會統籌發展的思路,為全市、全省新農村建設發揮好示范作用。市委常委、副市長李希榮參加調研。
打春陽氣轉,春天氣息濃。杜宇新走進紅光鍋爐集團生產車間,向繁忙工作的農民朋友連聲拜年,並就產品創新、工資收入及福利待遇等情況進行交談。隨後,杜宇新乘坐紅光村通勤大客車,參觀了紅光村另外兩個廠區,實地考察了該村新農村建設規劃情況。紅光村黨委書記、紅光鍋爐集團董事長徐在山匯報說,去年紅光村實現銷售收入5.3億元,集體積累達到2億多元,村民(職工)人均收入2.2萬元,分別比改革開放前增長了22.3倍、66.6倍和61倍。今年鍋爐及風電設備生產訂單已經排滿,銷售收入將比去年增加一倍,明年有望再翻番。杜宇新稱贊道,紅光村的輝煌成就,是中國改革開放30年的縮影,是基層黨組織帶領群眾長期艱苦奮斗的結果,是應對當前金融危機的好典型,紅光村『股份合作、共同富裕』和『以工為主、協調發展』的成功經驗值得各地學習和借鑒。
調研過程中,杜宇新認真聽取了紅光村新農村建設工作匯報。就該村發展中遇到的問題,杜宇新要求隨行的相關部門組成工作組,專題研究,積極支持這個新農村重點示范村建設。土地部門要牽頭逐步解決紅光村『土地確權定性』問題,解決今明兩年建設用地是當務之急。規劃部門要按照城鄉統籌發展的思路,抓緊解決紅光村規劃問題,規劃一定要科學實際,不能走彎路花冤枉錢。擔保公司、商業銀行等金融部門要積極介入,想辦法解決紅光村資金問題,可以大膽嘗試股權擔保、集資擔保等融資方式。農業部門要從生態型、園林型、景觀型等方面,對紅光村的農業生產進行規劃和指導。
杜宇新指出,重視『三農』、統籌城鄉發展、深入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是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要工作。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特別強調在農村深入廣泛地開展爭先創優活動。爭先創優工作和新農村建設,主要是抓兩頭,一方面要注重扶貧,使那些困難農民、落後村屯盡快改變面貌;另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扶優,通過各種優惠政策,讓一些條件好、發展快的村屯實現更好更快發展,通過其示范引導帶動作用進一步推進新農村建設。省委、省政府把兩個新農村重點示范村落實到哈爾濱,市委、市政府有責任把重點示范村建成『全省一流、全國上游』的樣板村。紅光村要結合自身實際實現創新,要按照城鄉社會統籌發展的整體思路推進建設。
杜宇新強調,紅光村要始終堅定不移地抓好經濟建設,要憑借產品質量和信譽,不斷把工業主導產業做大做強。紅光村連續3年實現翻番的發展目標,特別令人鼓舞,尤其是今年稅金有望達到4000萬元,是對全市經濟發展的貢獻。紅光村的農業生產份額相對較小,就不能像一般村屯那樣搞農業,要在『精、細、亮』上做文章。紅光村過去屬於城鄉接合部,現在看已完全處於城市中,具有發展城市第三產業的條件和優勢。建設新農村不要單純考慮『鄉』,更要集中智慧想到『城』,可以在臨街的地帶搞一些商業住宅開發,結合紅光新村建設,促進村民生產生活環境進一步改善。
杜宇新強調,作為省新農村建設重點示范村,紅光村更要保持和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傳統精神。紅光村的今天是黨員乾部把握歷史機遇,率領村民艱苦奮斗乾出來的。新農村建設同樣是歷史機遇,紅光村同樣要保持原有的『精氣神兒』,這樣纔能實現新農村建設的長遠目標和根本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