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女倆拿著由齊齊哈爾市勞動就業局頒發的『公益性崗位聘用證書』,激動得熱淚盈眶。
東北網2月6日訊 『劉伯伯,我代表家人感謝您以及各位領導對我們家的資助,使我樹立起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如果沒有你們的幫助,我不知道我的大學生活將會如何度過……』
這是貧困大學生於淼給劉剛市長的感謝信。於淼把感謝信送到本版編輯部。2月4日下午,聯系到於淼同學後,記者來到了位於運建園小區臨街平房區的於淼家中。
推開低矮的房門,一股涼氣撲面而來,房子面積不足30平方米,屋內擺設顯得空空蕩蕩,僅有的電視機也很破舊。屋子的角落裡,堆滿了擺放整齊的白菜。屋子雖然不大,但卻很潔淨。
身著軍綠色並不合體的棉襖,留著利落的短發,於淼面帶著笑容。坐在尚有餘溫的炕上,於淼的媽媽張麗萍,向記者講述了一家人舉步維艱的生活。
1998年,張麗萍夫婦二人相繼下崗,整個家庭突然失去了經濟來源。在這同時,張麗萍的丈夫又不幸患了腦血栓,使得家庭更是雪上加霜。10年來,家裡的大事小情都要靠張麗萍支橕。每到夏季,瘦弱的張麗萍就推著安裝了冰棍箱子的自行車,走街串巷地賣冰棍,一天下來,也僅有10餘元的收入。這些年來,一家3口從來沒有買過新衣服,衣物都是從親戚那裡揀來的。家裡算得上值錢的那臺破舊電視機,也是親戚家淘汰下來的。
今年大年初三,張麗萍的丈夫下地行走,突然眼前一黑,腳一軟摔倒了,不得不再次入院治療。『雖然生活環境不好,但是女兒卻讓我省心,女兒從初中時就很愛學習,每天放學回家後坐在炕上,借著昏暗的燈光看書寫作業,因為屋子裡冷,沒有煤燒,於淼總是圍著一個棉被學習。』講到這裡,母親張麗萍的聲音哽咽了。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就在去年6月的高考中,於淼考上了大慶石油學院秦皇島分院。收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全家人喜極而泣,同時也擔懮著:一年6000多元的學費怎麼辦?親戚朋友們紛紛伸出援助之手,七拼八湊硬是把學費湊齊了。
據張麗萍講,於淼不僅在學習上用功,在生活中也很懂事,從來不跟別人家的孩子攀比。『她現在每個月的生活費只有300元,除了吃飯以外什麼也乾不了。』
『看見別的同學有好吃的東西吃,你想不想要?』記者問。於淼靦腆地笑了:『當然想要,但是我知道媽媽能拿出生活費都已經不容易了!』『早上趕著去上課,我就拿著個饅頭邊走邊吃,對付一口,我省一點,媽媽的負擔就會輕一些。』
今年1月19日,對於淼一家人來說是充滿幸福溫馨的一天。市委副書記、市長劉剛來到了於淼家。在了解到他們家裡的實際情況後,劉剛市長當即決定:於淼大學3年的學費全部由他幫助解決,還給了張麗萍一張由市勞動就業局頒發的『公益性崗位聘用證書』。
張麗萍手拿著這張證書泣不成聲,激動地說:『感謝黨和政府對我們的關懷!』
劉市長語氣和藹地對張家人說:『困難都是暫時的,在黨和政府及有關部門的關心和支持下,相信困難家庭一定能夠很快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