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是對皮影戲和皮影戲人物制品的通用稱謂。皮影在長期流變中形成了不同的地方流派,如東北皮影、北京皮影、唐山皮影、山東皮影、山西皮影、青海皮影、陳龍皮影、寧夏皮影、陝西皮影等。收藏皮影的愛好者,一類因為幼時對皮影戲十分癡迷,收藏它實際上是慰藉了自己的懷舊心理;一類是因為皮影戲確實是非常獨特的民族藝術,而且目前已經瀕臨失傳;多數這兩種因素合而有之,再加上皮影戲的制作過程中藏有許多『含金量』,極具收藏價值。
據了解,皮影制作傳統工序共分八步:選皮、制皮、畫稿、過稿、鏤刻、敷彩、發汗燙平和綴結合成。僅以刻工為例,各地手法不一,各彰其技。山西皮影繪線以墨線代刀,在難以雕鏤的微小裝飾物上描繪,細致精彩,使用的顏料大多是藝人們自制的大紅、大綠、杏黃等,色彩鮮艷明快、清雅大方,耐蝕而且長久不變形。陝西皮影人物造型線條優美生動有力度,在輪廓內部以鏤空為主,又適當留實,做到繁簡得宜、虛實相生。皮影人物、道具、配景的各個部位,常常飾有不同的圖案花紋,整體效果繁麗而不拖沓,簡練而不空洞,構成完美的藝術整體。遼南地區的皮影皮質薄,透明度好,雕刻線條精巧細致,人物臉譜造型豐富多變,彩繪內容復雜,結實耐用。冀東皮影則以線刻見長,人物小巧,刀法犀利多變,雕鏤精細,造型誇張極富裝飾性。
與其他各種收藏品相比,老皮影因年代久遠和價格適中而漸顯投資價值,比如明清時期的皮影,品相好的每張都在數千元以上,尤其是那些有故事情節的古舊大幅皮影,其中以有布景、人物、家具、樹木等場地和可表演的完整皮影的增值空間最大。
以20世紀初期刻制的單幅皮影為例,陝西華陰地區皮影盡管出類拔萃,但因存世量太大,1000元左右就可買到;四川大邑皮影價格很不穩定,市場變化較大,購買時應以500元價格以下為宜;冀東皮影民間持有量還較大,市場價格一般在1000元左右;山西孝義皮影在市場上很受歡迎,做工精良的價格可在1500元以上;河南靈寶皮影市價相對較低,大多不超過400元。
出自名家之手的皮影較為珍貴,名家皮影比同期非名家制作的皮影價格原則上可高出一倍左右,價格高得太離譜則不宜買入。另外,對於那些初入門的收藏者而言,皮影收藏的門檻並不算高,另外您還須注意,目前古玩市場上出售的大都是現在雕工的仿古皮影,價格也不貴,一般為幾十至上百元一張。但這種皮影買回去,用於屋內擺設還可以,並不具備什麼收藏價值和增值潛力。
如何辨別老皮影和新皮影呢?一般來說年代越久遠的皮影,經過常年的煙熏火燎,顏色黝黑,而且使用過的痕跡也很明顯。例如,清代的皮影顏色發黑,有煙灰的沈淀,甚至看不清皮影原來的顏色,這是演出使用年頭久遠的緣故,而民國的皮影就要清麗得多,但這種清麗比較沈穩。現在陝西出產的仿古皮影,顏色發飄,既沒有煙灰的沈淀也沒有演出中使用過的痕跡,明眼人很容易分辨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