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技能培訓讓農民工做好新市民 學技能又學新生活方式
2009-02-12 15:19:43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高春陽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2月12日訊 9日,記者走進哈市一家職業技能培訓學校,幾十臺縫紉機同時運轉的響聲讓人精神一振。來到教學區,在焊接技術培訓班的教室裡,坐著十位著深藍色工作服的男學員……

  回首八年打工路農民工進城不盲目

  『感覺有的是力氣,什麼活都能乾,所以就去打工了。』來自訥河、現年33歲的農民工張岩說。2001年,他隨老鄉去了大連,在那裡做過建築工、搬運工等,後來他在一家安裝公司做了維修工。去年4月,得知父親患急病他便回了老家。『後來父親病情穩定,我在家怎麼也呆不住。』他說,在外打工雖然辛苦,但他適應了城裡的節奏,始終放不下做一個城裡人的念頭。回首8年打工路,他不想盲目地外出打工,於是2月4號,張岩來哈踏上求學路。

  今年24歲的楊國亮在眾人中顯得稚氣未脫,這個毛頭小伙已有6年的電焊工作經驗。『我要深入地學習熔焊、壓焊和?焊技術。』他希望能系統地學習焊接技術的理論知識,學成回家辦個焊接技校。

  元宵節不孤單學技術要做新市民

  陽光透過窗戶打進縫紉技能實踐區,在這裡記者采訪了學員厚國珠。她說她是蘭西人,今年28歲,8年前到哈市打工,做過服務員,賣過服裝,現在與丈夫在香坊區安了家,但第一次創業賠得很慘。『是兩歲的女兒讓我們更堅強。女兒會在這裡生根發芽,我要不斷提供足夠養分,讓她茁壯成長。』她微笑著說:『參加技能培訓,一是想學到一技之長,二是學新的生活方式。』她介紹,在這所培訓學校,除了食宿,她不需要交任何費用。她說,經過三個月的培訓,丈夫對她素質的提高很震驚,也要來學校報名參加培訓。

  出早操、學外語農民工身上有一股牛勁

  三年來,這家技能培訓學校一直實行軍事化管理,學員們6時起床,洗漱後出早操、吃早餐,緊接著就要進行緊張的學習、實踐。『在冬季,即使女學員也沒有缺席早操的。』教師苗花麗對這些農民工十分敬佩。

  苗老師教日語,課堂上一些農民工文化水平低、接受能力差,但筆記記得一點不含糊,三年的教學工作,她沒碰到一次課堂秩序亂的情況。在她的印象中,一位35歲、只有初中文化的男學員讓她記憶深刻。『起初,他連問候語都記不住,原本以為他會放棄,可憑著一股牛勁,三個月後他不僅趕上了其他學員,還通過了日資企業的嚴格選拔。』她說。

  新聞鏈接

  據了解,『陽光工程』以訂單培訓的形式,面向社會招標確定項目實施單位。培訓單位根據用工需求,確定培訓計劃,安排培訓課程,組織開展培訓和就業服務工作。去年我省『陽光工程』培訓農民工16萬人,引導性培訓農民工50萬人。省農轉辦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今年,我省開展的農村實用人纔和勞動力轉移培訓工程預計將完成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40萬人,培訓農村勞動力100萬人次。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