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爾濱兩名殘疾人建『真愛網』 希望你聽到『我愛你』
2009-02-14 08:20:30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劉錫菊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2月14日訊 『如果有一天你老了,伺候不了我了,那我會把我們的床靠得近一點,我可以握著你的手;如果我的手握不動你的手了,我每天給你講故事,講我們以前的點點滴滴;如果我講不動了,我會把我們的床靠得更近一點,這樣我每時每刻都可以看到你。』這是一位殘疾人愛的表白。

  情人節到了,很多青年男女都希望和自己的另一半共同度過浪漫的節日。在這個特殊的節日裡,還有一群特殊的人被遺忘在愛情的角落裡。殘疾人也渴望甜蜜的愛情和美滿的婚姻,但找對象難、結婚難卻成為殘疾人群的普遍問題……

  目前,黑龍江省共有220萬名殘疾人士,其中大部分適婚年齡的人都沒有找到自己的愛情。

  2008年9月,哈爾濱市兩名殘疾人陳克勝和李繼偉為了幫助更多的殘疾人找到生命中的另一半,創辦了『真愛網』。目前,注冊會員已經達到了200人,5對殘疾人在『真愛網』的幫助下確立了戀愛關系。

  『愛情對於我,是值得托付生命去追尋的東西。』

  著名殘疾人作家史鐵生說:『殘疾人……怎能聽任愛情權利的丟失?怎能讓愛願躲進荒漠?』

  10日,記者來到陳克勝的家。推開門,映入眼簾的是陳克勝坐在電腦前認真維護網站的背影。重度腦癱的陳克勝費勁地坐在椅子上,彎曲的手顫抖地敲打著鍵盤,兩只眼睛瞇縫著盯著屏幕……『我希望殘疾人群可以勇敢地去愛!』陳克勝吃力地說。

  1975年6月1日,陳克勝待產的母親因產程過長,導致陳克勝窒息,造成腦損傷,成了一名重度腦癱的患者。因為身體的原因,陳克勝對童年的印象就是練習走路。5歲那年,他纔能蹣跚著走路。

  年齡大了,陳克勝意識到自己和別人的不同。『有一段時間,我很自卑,一想起這個日子,就如同錐子紮進了骨髓,每每到了這個時候,我都覺得那是一個可怕的日子。』年復一年,陳克勝在家總是呆坐一處沈默不語,就這樣體驗著成長過程中的各種欲望。父母經常勸陳克勝出去走走,和朋友們聚一下。

  2008年初,陳克勝在聚會中認識了一名26歲的女孩。女孩經常和陳克勝聊天,從不嫌棄他痙攣的表情和吃力的談吐。慢慢地,兩個人戀愛了。沈浸在愛情中的陳克勝十分喜悅,兩個人經常帶著各自的朋友一起聚會。女孩和她的朋友們喜歡打羽毛球等運動,可是身體不方便的他只能在一旁默默地看著。時間長了,陳克勝感到了雙方的差距,也感受到了女孩的猶豫。在不知不覺中,兩人逐漸減少了聯系。

  『愛情對於我,是值得托付生命去追尋的東西。失戀更是一個痛苦的經歷,那時的我心情抑郁得無法克制,所有的自我安慰都顯得蒼白無力。我覺得自己像是一只在海裡被束縛的水母一樣,孤獨地在暗無天日的水底世界裡,沒有光線,沒有交流,沒有意義……』


 

  『把更多的殘疾人聯系到一起,讓他們擁有甜美愛情和完美家庭。』

  失戀後,陳克勝常常找同一小區居住的殘疾人李繼偉談心事。李繼偉右眼先天性失明,左眼視力加散光,但是她在很早就找到了自己的愛人,現在生活十分幸福。兩個人都感到了殘疾人婚戀困難的現實問題。有一天,兩人突然冒出一個想法:『能不能通過一個方式把更多的殘疾人聯系到一起,讓他們相互認識,從而擁有甜美愛情和完美家庭呢?』兩人商量後,決定為殘疾人開辦一個婚戀網站。2008年9月,『真愛網』成立了。

  很多人同情殘疾人,願意幫助殘疾人,但對於殘疾人的婚戀卻不贊同。誰願意找一名殘疾人做為今後的伴侶呢?對於一個健全人來說,和殘疾人結合無疑會增加生活的負擔。殘疾人和殘疾人結合更是相互的累贅。

  小明(化名)和小玲(化名)通過『真愛網』相識了。小明今年29歲,在13歲那年因手術落下了後遺癥,造成下肢截癱。小玲是健全人,今年24歲,家住外地,目前在哈市某高校就讀。兩人戀愛時,小玲常常推著小明和同學們一起出去玩。同學們異樣的眼神讓小明很不舒服。但是兩人的興趣愛好相同,小玲也從來沒有嫌棄小明。兩個人交往了2個月後,小玲馬上就要畢業了。對於這段感情,小玲一直瞞著父母。前幾天,小玲明確表示畢業後要留在哈市工作,和小明結婚。但是,小玲也提出先不告訴自己的父母,等登記後再告訴父母。對此,小明沒有同意,他一方面擔心小玲的父母不同意,另一方面也擔心今後兩個人生活會面對更多困難。小明告訴記者:『我能想象出小玲父母知道真相後的態度,畢竟,我無法像正常人那樣工作和生活。假如和小玲結婚了,她的父母肯定會嫌棄我。時間長了,也許小玲也會認為我是她的負擔。』現在,兩個人一直僵持著。

  『殘疾人的愛情旅途比健全人艱辛,但對於愛情,我們更加珍惜。』

  李繼偉告訴記者,起碼有近20對殘疾人在『真愛網』的幫助下找到過讓自己傾心的人。但是地域的限制成了殘疾人婚戀的最大障礙。

  今年32歲的男青年小張是名腦癱患者,通過『真愛網』認識了家住外縣的小李。小李左手在一次事故中被截肢了。兩個人在網上聊得十分投機,相互的距離越來越近。就在其他的殘疾人向他們投來羡慕的眼光時,兩個人突然分手了。對於分手的原因,兩人都唏噓不已。小李今年23歲,在外縣某政府部門上班,這份工作對於殘疾人來說是來之不易的。小張在哈市沒有工作,平日和父母住在一起。當兩個人打算結婚時,一個重要的問題擺在了兩人面前。婚後是小張到外地去,還是小李到哈爾濱來?小張的父母就這麼一個兒子,希望小李能到哈市來生活。而小李的父母不希望女兒放棄工作,到哈爾濱打工。面對種種問題,兩個人只好選擇了分手。

  很多殘疾人在選擇伴侶時都表示,首先考慮的是地域問題。因為他們沒有能力在外地照顧自己,自己的家人也不會放心讓他們孤身在外。

  『殘疾人群的愛情旅途比健全人艱辛得多,但是對於愛情,我們更加珍惜。我們希望創造這樣一個平臺,只要你願意在這個平臺裡敞開心扉,展示自己,你就給了自己一個把真愛帶回家的機會。好比我,我只想找到一個不嫌棄我的、有共同語言的女孩子,但我不想做任何人的累贅,無論是生活上還是情感上,都可以給予對方支持,而且不會比健全人做得差。黎裡就說過:「愛情沒有規則,也不應該有條件。」』陳克勝堅定地說。

  『希望更多的殘疾人加入網站,鼓起勇氣尋找自己的幸福。』

  時間一長,『真愛網』熱鬧起來了。黑龍江、山東、北京、河南、浙江、內蒙古、臺灣等地的殘疾人紛紛通過『真愛網』表達自己想要找朋友的想法。目前,網站的認證會員已達到了200人。其中,年齡最小的只有18歲,年齡最大的為47歲。

  2008年10月初,一個令人興奮的消息傳來——28歲的哈市腦癱女孩『天使』和浙江省臺州市一名男青年在網上初步確定了戀愛關系。男孩是腿部肢體殘疾,在浙江做電腦技術工作。2008年10月末,男孩專門來到哈市見『天使』和她的父母。雙方對彼此都很滿意,老人們也很欣慰孩子能找到稱心如意的另一半。目前,『天使』已經隨男孩去了浙江。幾天前,『天使』給李繼偉留言說:『十分感謝「真愛網」的幫忙,讓我找到了生命中的愛人。和他在一起的日子,一種從未有過的幸福圍繞著我。再過段時間,我們就要結婚了!也希望所有的殘疾朋友們能夠找到自己的真愛!姐姐,等我回哈市後請你吃飯。』目前,已經有5對男女通過『真愛網』找到了心愛的另一半。

  『要為殘疾的肉身續上一個健全的心途,為隔離的靈魂開放一條愛的通路。』殘疾人作家史鐵生說。每年情人節,都能在大街上看到卿卿我我的情侶沈浸在幸福中。每人都期盼愛情,每人都渴望幸福。對於殘疾人來說,愛情是幸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情人節快到了,我希望更多的殘疾人加入到我們的網站裡,鼓起勇氣來尋找自己的幸福,希望你聽到有人告訴你「我愛你」!』陳克勝說。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