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16日訊 (記者 高長利) 記者從省環保廳獲悉,我省生態省建設成效顯著,去年完成退耕還林3萬公頃,治理『三化』草原15.3萬公頃,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6.6萬公頃。實現了預期目標。今年,我省將組織籌建撫遠黑瞎子島國家級(中俄跨界)自然保護區。
近年來,我省各地將生態省建設作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目標,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伊春市開展了『四城』聯創工作,大興安嶺建成全國最大的國家級生態示范區,牡丹江市省級生態示范區創建率達100%。省政府出臺了《關於大小興安嶺生態功能區建設的意見》,確定了生態保護與恢復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和特色產業發展三大工程。興凱湖自然保護區加入世界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環境保護部和國家旅游局聯合批准伊春湯旺河建立全國第一個『國家公園』試點。
截至去年年底,全省建設各級各類生態示范區及試點總數達320個,初步形成類型齊全、各具特色、網絡化分布的合理布局,充分發揮了示范帶動功能和輻射作用。全省農村環境保護穩步推進,在全國率先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試點,初步篩選確定在2個市、 10個縣開展試點。
今年,我省將深入推進生態省建設,加快重點產業和『十大工程』建設,大力發展生態經濟,切實改善和提高人居環境質量。同時,全面提昇城市生態功能,培育、推廣一批『生態顯優勢,環保促發展』的典型。建立全省自然保護區地理信息管理系統,提昇自然保護區規范化管理水平,著力解決『批而不建、建而不管、管而不力』的問題。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