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哈爾濱2月18日體育專電 (記者梁冬梁希儀張寒)作為大冬會上產生金牌最多的比賽項目,速度滑冰賽場自然成為本屆賽會參賽各隊的『必爭之地』。在荷蘭、德國、加拿大等世界速滑強國未派最強陣容參賽的情況下,本屆大冬會速滑項目金牌流向如何,東道主中國將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值得關注。
18日,記者賽前探營中國速滑隊及日本、荷蘭等隊獲悉,世界各冰雪強國多遣二線隊員參賽,這為本屆大冬會速滑比賽增加了許多變數,使各代表團在分析賽前形勢時都出言謹慎。但行家普遍認為,以頂尖選手為主參賽的中國隊在速滑比賽的短距離項目上具有較多奪金實力,極有可能成為速滑金牌戰的大贏家。
『這次來的荷蘭隊都是一些年輕隊員,主要是來增加比賽經驗,為溫哥華冬奧會和未來大賽做准備。』荷蘭隊教練格羅格爾十分低調地告訴新華社記者。他甚至不敢輕言能奪得哪怕任何項目的一塊金牌,只是說『在男子1000米項目上爭取一枚獎牌吧』,即使是他們擅長的5000米和10000米,也是『爭取進前10名』而已。
談及本屆大冬會速滑比賽的格局,格羅格爾認為,中國、韓國、日本是該項目的主要金牌競爭者,尤其是中國擁有多名世界上最優秀的短距離速滑高手,加之近年在長距離項目上的追趕勢頭,很可能獲得較大豐收。
日本教練對他們在本屆大冬會的成績也不抱奢望。他說:『盡管我們這次也派出了一些一流選手,但我認為機會並不大,最多爭取一塊銅牌,中國和韓國在短距離上是最強的。』
對於各隊教練的『恭維』,中國速滑隊荷蘭籍主教練賽吉表現冷靜。她說:『中國只在500米和1000米短距離項目上佔有優勢,而且還面臨著韓國人李相花和李康爽的強力挑戰,金牌的爭奪必將相當激烈。而在長距離項目上,中國隊員的實力與傳統歐美強國相比仍有較大差距,盡管這次荷蘭、德國、加拿大沒有派名將參賽,但這些國家在長距離項目上基礎雄厚,二線隊員的水平也高於亞洲隊。』
在大冬會速滑金牌戰中,中國到底能拿幾塊金牌?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速滑部副部長邢朔表示,中國速滑隊奪金的重點是男、女500米和女子1000米,並力爭其中的兩塊金牌。但許多行家認為,這一目標肯定有所保留,『力爭兩金』顯然是一個保守數字,以中國隊這次的陣容,金牌當在4枚左後。
於靜的教練馮慶波的話也許更『真實』。他說:『中國速滑隊雖然將衝金重點定在男、女500米和女子1000米上,但在男、女100米上也有問鼎實力。』
在馮慶波看來,中國選手於鳳桐奪得男子500米金牌可能性最大,他的獲勝幾率,與韓國選手李康爽相比是7:3,但他認為韓國名將李相花與中國選手在500米上實力相當,但1000米她差遠了,金牌當屬中國。
中國的行家還承認,東道主選手在長距離項目上奪金拿牌的機會微乎其微,『正常情況下,長距離的男、女項目共8塊金牌,當被荷蘭、德國和加拿大隊瓜分。』邢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