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省水利廳定措施促整改以水興業 抓機遇迎挑戰大興水利
2009-02-19 15:24:02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2月19日訊 省水利黨組按照『四明確一承諾』的要求,在廣泛、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提出了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發展龍江現代水利為方向,以啟動一批帶動能力強、覆蓋范圍廣、受益群眾多的水利骨乾項目為抓手,以加快實施千億斤糧食產能水利工程、防洪工程、水利樞紐工程和民生水利工程等『四大工程』為載體,以統籌布局、科學規劃為手段,以深化改革、創新管理體制機制為動力,以增加水利建設投入、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推進依法治水和科技興水為保障,以實現『以水富民、以水興業、造福龍江』目標和構建和諧社會為落腳點的治水新思路。對群眾反映強烈、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以及在近期內能夠解決的具體問題,在學習實踐活動期間得到較好解決,取得了整改工作的初步成效。

  一、加快了重點水利工程建設。2008年全省水利投資總規模達到47.68億元,同比增長70%以上,其中,爭取中央投資就達13.65億元,創『十五』以來新高。為加快水利發展建設,以尼爾基引嫩擴建骨乾一期工程為代表,總投資21億元的9項重點水利工程集中開工,拉開了全省大興水利戰役的序幕。這9項重點水利工程的開工,可增加灌溉面積650萬畝。特別是近期抓住國家擴大內需重大戰略機遇,爭得一次性新增投資計劃3.72億元(其中爭取中央投資就達2.4億元),為完成明年水利發展目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加快了解決民生水利問題。2008年重點建設了哈爾濱市3.83公裡前進堤擴建段緊急搶險工程、哈爾濱市主城區4.8公裡鋼板牆、肇源縣胖頭泡蓄滯洪區應急工程和51座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等防洪工程;開工建設了西山、桃山二期、小鶴立河等水利樞紐工程;完成了大冬會水源增容擴建工程建設任務;建設了龍鳳山、音河等19處大型灌區和45處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全年新增水田灌溉面積143萬畝,新增旱田節水灌溉面積180萬畝,新增水田節水灌溉面積39萬畝;建設了4個水電農村電氣化縣和2個以小水電代燃料試點工程建設;解決農村92.5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48.5萬畝。超額完成了省政府年初確定的工作目標。此外,支援四川災區重建工作的民生水利工程進展順利。我省第一批援建劍閣縣14個水利工程項目中,11處鄉鎮集中供水站工程恢復重建項目於2008年9月開工建設,3座除險加固水庫已於2009年1月開工建設。

  三、加快了水管體制改革。全省82個市(地)、縣(市、區)的421個水管單位都基本完成了水管體制改革,核定人員編制1.03萬人,落實『兩費』3.78億元,其中:落實基本支出經費2.35億元,落實維修養護經費1.43億元。調整了西泉眼灌區農業水價,中部引嫩工程向大慶供水實行了『兩部制』水價。

  四、加快了水利發展重大政策出臺。2008年,以省政發[2008]64號文件正式出臺了《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水利建設大力發展現代水利的決定》,《決定》出臺,對於破解投入瓶頸,建立長效投入機制,發展現代水利,實現『以水富民、以水興業、造福龍江』目標,推動水利事業快發展大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五、加快了水利重大項目規劃編制。2008年,開展了黑龍江省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建設規劃、西部旱澇保收田建設規劃、松嫩平原水利綜合規劃、三江平原水利綜合規劃、東部煤電化基地水源工程規劃、水利造林綠化規劃、呼瑪河流域水資源配置規劃等一批水利規劃的編制工作,為加快水利發展提供了科學依據。

  六、加快了政策制度改革創新。對原有的46項管理制度進行了清理,對不適合科學發展觀和現代管理標准要求的制度進行了整改,取消了5項、修改了17項、整合2項、新制定4項。重點修訂完善了《省水利廳工作規則》,用以規范行政行為,提高工作效率。為加強權力制約監督機制,編制了《規范權力運行有關制度》,建立了105項制度。廳機關樓辦公樓擴建工程即將交付使用,廳機關和農林街的職工食堂已經開辦,農林街居住職工的房屋產權證已經辦理,省水利設計院安達和佳木斯勘測設計大隊、省水保所、北引管理處等部分單位搬遷問題都在積極運作中,有望及早解決。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