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體育
搜 索
國家體總官員:大冬會冠軍5000元 金牌在於為國爭光
2009-02-22 16:20:57 來源:新華網  作者:王昊飛 岳東興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新華網黑龍江帽兒山2月22日體育專電(記者 王昊飛 岳東興) 一枚奧運會金牌能讓一名運動員名垂青史、收入倍增,一枚殘奧會金牌能讓一名運動員得到基本的工作和生活保障,如今第24屆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激戰正酣,那麼一枚大冬會金牌價值幾何?它能否為一名金牌得主帶來真正的生活實惠?

  和氏璧造型,黃金與水晶的混合材質,正面的大體聯標志與『五星撞線』相映成趣——燈光下,本屆大冬會金牌掛在俄羅斯選手阿爾特姆的脖子上,熠熠生輝。冬季兩項運動員阿爾特姆是本屆大冬會帽兒山賽區首枚金牌的得主,當被問及這枚金牌對他的生活意味著什麼時,他笑著回答:『它象征著世界對我的認可,這是我一生難忘的榮譽。』

  當被問及這枚金牌會給他帶來怎樣的物質利益時,阿爾特姆搖搖頭道:『沒有。這枚金牌既不能換盧布,也不能為我換來其他東西,但我依然很珍惜它。或許有些選手在大冬會上獲得獎牌後,可能會得到國家、俱樂部的物質獎勵。』

  獲得男子單板爭霸賽亞軍的波蘭選手馬辛告訴記者:『我對奪冠充滿了渴望,因為這能令我更快樂,每一名參賽的隊員都想通過奪金來證明自己,並激勵自己在項目上有更長遠的突破,我覺得這種精神上的鼓勵遠遠超過物質。當然,有物質獎勵的話我也不會拒絕。』

  金牌誠可貴,但生活價更高,金牌對競賽賽場上的很多參與者而言是命運的轉折點。但據記者了解,大冬會金牌既不能為一名運動員實現『腰包創收』,也鮮有代言廣告等後續市場效應跟進,至於成為落實生活、工作保障的通行證就更不具備可能性。那麼,運動員奪金後到底有沒有獎金跟進?獎金具體數目是多少?

  國家體育總局冬運中心一位官員告訴記者:『由於各國家和地區代表隊的情況不同,所以獎金的有無和分配情況也不同。在我國,獲得一枚亞運會金牌的獎金是2萬元,獲得其他洲際性賽事金牌的獎金是1萬元,以此推算,即便是本屆大冬會設獎金,那麼一個冠軍的獎金也就在5000元左右,不是太「實惠」。這個錢一般都由地方體院來掏。』

  在進駐帽兒山賽區的中國代表團選手中,單板U形槽選手劉佳宇是奪金的『頭號種子』,對於一枚所謂並不『實惠』的金牌,她依然要全力去爭取。她解釋:『獎金無所謂。這是我第一次參加大冬會,我希望為祖國爭得榮譽,畢竟這也是我備戰冬奧會期間的一項重要比賽,我希望用金牌來回報我的教練。』

  『這次中國體育代表團肯定是沒設獎金的,但是部分學校會設獎學金。』中國大體協副主席張燕軍日前在帽兒山賽區考察時告訴記者,參加大冬會更應強調精神上的收益,至於物質獎勵是很少的,所以大體協建議各高校以獎學金的方式對運動員進行獎勵。但這個獎學金數目肯定不高,就像去年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時的金牌獎學金,就只有100美元。

  『大學生運動會畢竟是和奧運會有區別的。就像胡凱拿了百米冠軍之後,清華大學也沒有專門給他開慶功宴,只是校長對他進行了接見,之後他照樣投入到日常學習生活中。』張燕軍稱,大冬會金牌雖然不能直接為運動員解決生活保障、落實就業,卻能為這些關鍵環節增添砝碼。運動員們獲得『有形的獎勵』是有限的,但是『無形的收益』是巨大的。

  對於這種『無形的收益』,國際大體聯代表米蘭·奧古斯丁也指出:『一枚大冬會金牌,很有可能促使一名大學生走上體育職業化道路,並在某一天站在冬奧會賽場,這個榮譽將增強運動員的信心。何況,大冬會的價值並不僅僅是競技,它為來自世界各地的大學生提供了一個交流的平臺,他們在這個氛圍融洽的平臺上比賽、互動、交友,這一段時光將成為許多選手難忘而美妙的記憶。』

  將於23日參加單板U形槽項目的中國選手李曉彤很『現實』地說:『大冬會獎牌同樣可以使我們獲得積分,我們拿到獎牌就等於拿到積分,可以參加更高級別的國際賽事,最終向冬奧會的目標進發。』(完)

責任編輯:隋洪波